他曾是一名海军南海舰队士兵,1991年退伍,当时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放弃了在南方高薪就业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
困难面前不低头、奋斗开启新征程
他退伍时大部分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就这样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植。
退伍第二年他开始尝试食用菌种植,种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和椴木栽培香菇。可始终受技术、信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赔多挣少。通过多方市场调研,他认为香菇的市场大,前景好,是将来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为解决种植香菇,成本高,周期长,产量低问题,他没有气馁,发扬军人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的品格,鼓励自己既然选择种植种香菇,就不能半途而废。说干就干,凭着军人不服输的劲头,发挥过去在部队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他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棒等相关技术,在反复学习实践的基础上,1994年,开始自己率先搞起了袋料栽培香菇,但是,探索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至今仍记得,第一年种植袋料香菇,到了该出菇的季节,香菇没有长出来,直到过了年,才开始长出来。根据之前其他食用菌种植经验,他觉得可能是因为温度原因导致的,为了证实这一点,又向省农科院专家请教,最终认定为这种现象就是温度过低导致的。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到了第二年,还没到冬天,我就开始在香菇棚内修建了地笼,通过烧火,以及地笼的热量扩散,使香菇棚内的环境温度提升了。烧火加热模式进行了一个多星期后,棚里的香菇开始长出菇蕾,又进行了加热几天,香菇便满棚绽放,出菇整齐,个头硕大。通过这个方式,实现了在冬天零下温度下,香菇正常出菇的愿望。也能够在年前赶上一个好的行情,卖上好价钱。周边群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来棚里围观,学习取经,回去后模仿这种方式,在自家的棚里修建了加热地笼。在那年,他们村的农户通过这种方式,大多数都实现了腊月出菇,赶上了春节前的好行情,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香菇出不来的问题解决了,香菇产量慢慢也提升了,但销售渠道渐渐成了新的问题。在他们种香菇开始的那年,他们基本上没有卖过鲜菇,因为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虽说有少部分人知道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但是还有大多数的老百姓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最开始,他摘了一些鲜菇到平顶山的市场上去卖,从早上到下午,一共卖了一二十斤。有人说是狗尿台,有人说是葫芦卷,有人说蘑菇有毒,不敢买,不敢吃,即使有少数想尝试的人,也因为价格望而却步。没有办法,他只能把剩下的都带回来烘干了。由于信息闭塞,他们的香菇一季都结束了,也没卖完,直到后来来了一个南方商人,全部买走了,但是价格却很低,最高品质的也只出到二十六元一斤。卖完后,他算了下帐,这一年忙活下来也没赚什么钱。他思考了一下,感觉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香菇菌棒成品率太低,好的能有50%左右,有的管理不善的村民,甚至一个都没成,这是源头问题,只有解决的成品率才能提升产量;第二个问题便是香菇销售问题,必须要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能保证香菇能卖上好价钱。
找到了问题,下一步便是解决问题。他深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道理。于是针对菌棒问题,他只身一人到外地食用菌研究所进行学习,使他们的香菇种植从凭自己感觉,试错摸索,完成了向科学种植,规范种植的改变。通过研究所这个渠道,他不仅学习到了香菇种植知识,还通过这个平台接触到了,一些香菇收购商,向收购商介绍了他们村的香菇种植情况。到了采摘季节,来了四五家收购商,在他们村抢先收购,鲜菇采摘下来,一般都能卖到十六七元一斤左右,香菇卖上了好价钱,也不愁销路了,大家都很高兴。摘一小筐鲜菇都能卖到一二百元。像是之前卖二十多元一斤的干菇,那年都卖到了一百五六十元。有的农户兴奋地说:“香菇是镶了金边了,咋恁值钱”。遥想当时的物价,猪肉也不过才三四块一斤。依稀记得,有一次,香菇收购商到我家买香菇,他用化肥袋子装的一袋香菇,接近二十斤,卖了近2000块钱,他父亲当时也在场,看到那么一小袋香菇比他养的一头大牛还值钱,不尽感叹。从那之后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改变,感觉种香菇比养牛强,开始大力支持我种香菇。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他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现在成品率能达到95%,甚至98%以上,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为让香菇种植成为家乡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他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想着带大家一起致富,加上国家的扶贫政策给力,通村道路修了、电话网线接进来了,还有各项帮扶政策,现在他们村香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乡亲们也获得可观的收益,周边村民了解之后,慢慢的都开始了香菇种植。近些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他们村的香菇种植也越来越有名气,成为了远近有名的香菇种植基地。来他们村参观学习香菇种植的外地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人在他们村扎根安家,租地种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在外出打工,在家发展香菇种植事业。
与此同时,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自己被乡亲们称为“香菇大王”。
1996年他成立了“德山菇业”公司,有木屑加工厂,年生产木屑500多万斤。香菇种植辅料经营部,供应本村及周边菇农2000多万棒。菌种厂,年生产菌种二十多万斤,保证了种菇农户有优质菌种使用,菌棒生产三十多万棒。保鲜库二座。年销售香菇五十多万斤。2011年组建了舞阳县山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山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香菇通过商检部门的认证,获得了香菇出口资质,使他们的香菇不光在省内国内销售,还直接出口到韩国,为菇农增加了收入。
致富不忘众乡邻、携手共奔小康路
饮水思源,作为一名党员,他总认为离开部队只是战场的转移,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保持军人本色。可以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他现在事业的发展,为此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报恩之道,更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此,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即便贴工,贴钱都值得,自己都无怨无悔。
贫困户张禄军,之前就小规模的种香菇,但是,技术跟不上,经常连本都保不住。了解情况后,他主动赊给张禄军1.2万个菌棒,手把手教他种香菇,并经常到棚里面给他技术指导,张禄军的香菇种植很快见了效益,2015年,他家的香菇卖了5万多块钱,一家人摘帽脱了贫。如今,张禄军年种植香菇近5万袋,不仅自己致了富,每年还能给村里提供十几个就业岗位。
村民张付顺,家庭困难老母亲常年有病,两个孩子上学,家底子薄,种香菇没有资金、没有帮手、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他针对张付顺家的实际情况,先是精神上鼓励,树立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赊销给他种料、提供技术,帮扶张富顺的香菇种植一步步他发展起来,现已达年11万棒种植规模。近年来,他先后帮扶了30余户贫困户,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80多万元。几年来,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捐资助学、慰问孤寡老人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舞阳县香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当地香菇产业的发展,张德山的努力和付出自己也赢得了当地干群的一致认可。
实践与感悟
他香菇种植二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先后
改进灭菌锅,从起初的每锅500棒,到现在的一锅12000棒,从时间上能提前二十多天,从能源上一锅能节省5000多元。
探索实施木屑养菌,菌种从起初的枝条改进成现在的木屑,大大提高了菌丝萌发率。菌丝萌发得越快,菌棒感染的机率就越小,成品率就有了很大提高,种菇的效益就增加了很多。
建养菌棚,起初种植香菇养菌是在房间里培养。到现在养菌在大棚内培养,一个大棚能种一万多棒,这一项就解决了想大力发展香菇,找不到房间,没地方养菌的瓶颈。
改造出菇棚,由当初一个棚能装5、6百棒,现在一个棚能装一万多棒,推动了从庭院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相关情况。2018年9月,他被评为舞阳县脱贫致富带头人;2019年7月,被授予漯河市优秀退伍老兵;今年8月,又荣获"首届河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精准扶贫)。他说:“我仅仅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组织上就给我了莫大的荣誉,这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能有今天,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香菇是一个朝阳产业,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有了党的好政策,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能为乡邻做些实事,让大家都尽快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李凯军 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