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点点滴滴
——三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检察机关讲党课
找准服务发展切入点
授课人:
全国人大代表罗朝运
授课地点:
四川省青神县检察院
检察干警聆听党课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丹棱县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大家也叫我“一元书记”。这次非常荣幸受到眉山市检察院邀请,来到青神县检察院讲党课,跟干警们分享我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点点滴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老百姓的事就是我最关心的事。我经常和身边的同志说,向群众说话,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为群众办事,办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从200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龙鹄村从一个脏乱差的村落成为了省级“四好村”,“龙鹄模式”也在全国推广。我的秘诀是什么呢?
支部好不好,全靠班子带。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如何带好一帮人?靠的就是制度,用制度管人,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村委一班人大家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方案,遵照执行。比如,纪律规矩,我们通知9点开会,迟到的人员现场交罚款,迟到5分钟后,每1分钟增加罚款,每笔罚款登记、公示,用于村里公共支出。此举既强调严格遵守纪律,又突出人人参与、共同监督。
要想齐致富,必须先修路。第一年做村支部书记的时候,村上都是泥巴路,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我们就对全村所有道路进行改造。路一修好,农民的致富通道就打开了。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00元升到了2019年的2.1万元。
一元钱是小,争当主人翁。2009年,村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当时是以月工资形式聘请保洁员,工资是死的,人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管理难行,效果也不好。怎么办呢?我们村两委开会研究,共同提出由全体村民每人每月缴纳一元钱“卫生费”,建立村保洁资金库,经村民公开选出保洁承包人,负责全村垃圾收集转运,差额资金在村集体收入中解决。“一元书记”的称呼就是从那个时候得来的,别小看这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一元”收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收出了群众的参与爱护意识,收出了群众的监管意识。就这样,这个办法有效破解了当地生活垃圾处理投入难、群众参与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保持难的问题。
2018年,我把手机号码挂在网上,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履职,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和销售我们的农副产品,解决老百姓的经济问题。
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我提出了搭建“九大平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建议,其中有三个方面与检察工作息息相关。
一是搭建法治保障平台,建设法治乡村。
建议检察机关加大对基层的法治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村民等走进检察机关,或者通过检察官走进乡村,结合具体案例以案说法,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建议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违法行为。在打击惩治犯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刚性作用,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为乡村振兴提供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方面,完善12309检察服务平台,畅通举报渠道,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基层治理建设,鼓励人们群众检举揭发各类违法犯罪线索,促进乡村平安健康发展。
二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当前,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增多,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派驻检察室这种基层司法组织及时收集和掌握矛盾根源,通过这个桥梁使检察人员更好地了解群众诉求,群众更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检察工作。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我建议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职能,主动向农村基层倾斜,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救助的对象一定要精准,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并且有后续的跟踪回访和评价机制。
检察官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克服形式主义,经常深入农村调查了解情况,倾听诉求,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三是搭建环境综合治理平台,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是重中之重,有了干净整洁的生活家园,才会有蓬勃发展的产业,咱们的农民才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有精神百倍的“撸起袖子”的干劲儿。在这方面,建议检察机关做到检力下沉,找准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
建议检察机关充分运用公益诉讼制度,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对收集到的案件线索依法处理,同时探索拓宽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提高公益诉讼在老百姓心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曹颖频?通讯员滕燕/采访整理)
黄河岸边永不褪色的红旗
授课人:
全国人大代表毕生忠
授课地点:
青海省贵德县检察院
青海省海南州检察院检察长杨淑萍到大史家村村办企业走访,向毕生忠代表(左二)了解生产建设情况。
我很荣幸走进贵德县检察院,为海南藏族自治州检察机关全体干警以《黄河岸边永不褪色的红旗——青海省贵德县大史家村光辉岁月发展史》为专题,讲述一个地处祖国大西北高原小村庄在历届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奋斗史、革命史、光荣史。
新中国诞生以来,大史家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收入,使全村经济走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粮食高产新纪录奖”“全国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明星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党建示范村”和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从2002年起,我担任大史家村党委书记,2013年11月起,当选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重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多年来,大史家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目标,“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立足实际,真抓实干,使大史家村成为黄河岸边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首先,按照“能人中出党员,党员中出能人,党员能人中出干部”的思路,开展“三培双带一关心”活动,先后把21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10名致富能手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其次,按照“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便于实施”的原则,将党员承诺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重点扶持、定期督促、备案销号、严格考评等制度。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级道路硬化、扶贫帮困、政策宣传等方面承诺事项已全部兑现,完成率为100%;党员承诺事项已全部兑现,完成率为100%。再次,与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在党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整治村容村貌全方位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
夯基础,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1956年,大史家村已创造春小麦亩产336公斤的高产纪录。20世纪70年代,大史家村是全省历史上第一个高产村,被誉为青海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新时期,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确立从“农业产量大村”转向“以工哺农、以工促农、农工结合”的发展思路,使村级经济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强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抓住机遇,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整合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370万元,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住房建设、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等五大项目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真正把大史家村建成了支撑产业明显、村容村貌优美、新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村民幸福和谐的示范村。
惠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史家村在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现了“十统一”:即由村集体承担,统一管理和维修乡村道路、统一维修桥梁与水利设施,统一聘任人员管理集体林木和果园。在提升硬件的同时,村党委把实施利民惠民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努力改善和提高全村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村党委集体出资为民实施了统一维修桥梁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统一组织全村男女老少编排文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于民。
(本报记者李维通讯员王丽坤/采访整理)
干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
授课人:
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
授课地点:
山东省菏泽市检察院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村支部书记。今天,我将把30多年的所干、所想、所悟,和咱们菏泽市检察院的全体干警分享。
我高中毕业入党,干了四年妇联主任、团支部书记。那时,什么活儿我都抢着干,了解了基层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进五里墩村支部班子前,全村一穷二白,村集体没有一点积累,还欠有两万元的外债。村领导班子瘫痪四年,征收、提留、挖沟、挖河等群众组织工作无人承担。
1985年,因班子瘫痪,镇工作队来到我们村整顿工作。召开党员大会时,乡镇干部发现我曾在娘家干过村委工作,就动员我进入村班子。几经劝说,我和丈夫一起进了村委会,同时丈夫还把干窑厂购置的40辆地排车、3部柴油机、两部制砖机全部捐献给村里。1986年,我当选为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伙一起干窑厂,挣到了第一桶金,大家终于有饭吃,我心里也踏实了。
后来,我响应号召,建议村里种植经济作物,按照村民自愿原则,在本村及邻村租村民的土地,1990年到1995年,租用3000亩地。粗算一下,既要满足村民要求给足土地款,又要发放工人工资、扩大再生产,一亩地要达到以往三亩地的产值。中间的过程很艰辛,我本着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想法,一门心思就想把种植这个事干好。
刚开始,我们只种植果树,把工资发完以后不挣钱;后来在果树中间种了绿化苗木,有了一些收入。果树结的果子,有的小、有的坏,后来经过分析,知道是土壤的营养不够,我就开始盘算发展畜牧业。
鲁西黄牛为山东地方良种牛,以役肉兼用著称。我们喂牛目的是吃肉、喝奶。从役用型到肉用型,原来都是耕牛,现在向肉用型牛转变,就必须改善品种,我于是和山东省农科院一同承担了引进肉牛项目。
为什么现在发展了奶牛产业?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专家建议我买一部分奶牛,同时做受体,牛生了以后,用奶牛的牛奶喂牛犊。牛是吃草动物,两三个月后就断奶吃草,我们就开始卖牛奶,现在有奶牛两万多头,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这些年,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去跑,我认定一句话,干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一个国家富强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牛奶,则被称为人类最理想的食物。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能够大量繁殖奶牛,赶上了机遇。后来采取统一化管理方式,养牛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饲养员也实现了专业化。
我认为,保护一片净土蓝天,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我请了很多国内外专家来到田间地头给老百姓现场讲
课,建议增施有机肥,少使用化肥,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长期这样做,土地就没有污染,达到有机土壤的标准。按照传统、规范的种植模式,种出来的水果、蔬菜、粮食等,就都是有机产品。
为什么今天一再提发展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喂牛,牛吃了以后,奶牛出奶,肉牛长肉,每天吃草拉粪便,这个粪便我们采取集中使用原则,进行固液分离,液体生产成沼气,沼气发电、燃烧。我们养蚯蚓,做有机肥,包括牛粪的有机肥全部还原于土地,做到零排放。把这些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这样就控制了化肥的使用。
我对这个循环产业链越来越有信心,因为我们的产业不跟别人争资源,我们的资源每年都可以再生,没有污染,节能环保、低碳、有机循环,同时还对食品安全的源头进行控制,因为它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没有药物残留。通过有机土壤的改良,粮食质量优质、优加,产量还不低。这个产业链做起来后,还可以安排很多农民就业,让农民致富。
无论发展哪个产业,我都请专家会诊摸脉。我们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当初,我们去大学招聘毕业生,一听菏泽,很多人不愿意来。我们通过待遇留人,工资高于外面的水平;感情留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环境留人,给他们提供食宿;发展空间留人,为他们制定上升渠道,积累了大量人才资源。我们还积极聘请外国专家,引进外国先进经验、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实习提供场地和环境。我们村1990年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学杂费,并借钱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生活上要知足、事业上永远不满足。现在大家都住上小楼房了,俺家还是住在十几年前的旧房子。作为一名老党员,受党教育四十多年,不说做到大公无私,至少要先公后私、大公小私。需要别人干的活儿,我们要第一个干,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党员就是要给老百姓树立好榜样,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本报记者郭树合/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