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孩子街头闹脾气打滚不起,妈妈冷漠对待,到底应不应该

2020-11-16新闻16

小时候流传下来的话是:孩子七岁八岁狗都嫌弃。但是现在,好像是时代地飞速发展,不用等到七岁八岁了,三岁四岁就到了很无奈的年龄阶段。相信带过孩子的家长们,深有体会。

前几天休班去同事小雨家玩,小雨正好在家看3岁半的儿子磊磊,磊磊吵着要出去玩,家里正好缺一些日用品,于是我们一起去了超市。

磊磊进了超市很兴奋,一溜烟就跑到了玩具区,看着奥特曼的玩具就去拽小雨的手,要妈妈买。小雨耐心相劝,家里有很多了,甚至是一摸一样的都有,只是大小不一样。但是磊磊不听,开始无言的反抗,不说话,跺脚,坐地上等一系列行为。

我想去抱抱他,被小雨示意静观其变。

磊磊默不作声,小手指轻轻抠着玩具的外包装,就是那种想要与渴望得到的神情。希望妈妈能给买。

这边小雨好像见惯了儿子的一贯作风,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磊磊见妈妈的无动于衷的神情,使出了杀手锏,直接躺在了地上。

这是周边有驻足的看“热闹”的。我当时挺尴尬的,想去把孩子扶起来,被小雨一把拉着,仍旧示意不要理他。似乎这场“冷战”,就看谁能僵持过谁。

最后是小雨胜利了,磊磊不情愿的跟着我们离开了玩具区。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置之不理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小雨告诉我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去哄他,依着他,他会认为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目的,下一步你若不买,他就开始变本加利的“要挟”,用哭喊打滚等方式,你若真的给买了。那么孩子今后的思维就是:只要我哭,我闹,妈妈就会依着我,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从而孩子就越来越难管,就更听不进道理了。

我问小雨,就没有更好的方式吗?总觉得这样不太好。毕竟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小雨说,应该有吧,带娃是一门学问,我也在学习中,慢慢探索吧。

遇到这样的情形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第一:带孩子出去,事先可以倾听一下孩子的需求或者是事先给孩子讲明白,我们出去要干什么,买什么与不能买什么,把孩子当成“小大人”与孩子沟通好。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发生类似的事情。

第二:毕竟孩子的自控力是比较差的,如果发生后了类似的事件,在家里还好说,可以不理他,让孩子自己停止哭闹打滚的行为。但是在外面的话,要把孩子抱到人少的地方,转移他的注意力,防止孩子做出突发性的事件。

第三:等孩子平息了后,一定要给孩子进行心理上的疏导,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开心,做这样的事情应不应该,然后耐心给孩子讲明白,为什么妈妈没给买,没答应孩子的要求,以后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答应他等等,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让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才是有效的沟通。

孩子每个成长阶段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立规矩的时候要立规矩,不能一味地纵容孩子,但同时也不能只站在家长角度“我是你妈妈,不能买就是不能买”,让孩子强制性的服从都是不可取的。与孩子建立成朋友关系,相互了解与沟通,才是一起成长!

爱孩子,懂孩子,就是保护孩子,我是顿顿妈妈,一个陪孩子成长的80后妈妈,感谢点赞与关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