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崇祯一家最后的晚餐,周皇后吃完哭泣:皇上,咱在南京还有一个家

2020-11-16新闻20

“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世态云多幻,朝代更迭更是如此,得势者雍容华贵,权极一时;失势者犹如丧家之犬,树倒猢狲散。

握权,则赴者鳞集;失宠,则散者瓦解。自古皇帝便是如此,有人赫赫一生也许最终只是惨淡收场,也有人身不由己,生逢乱世而只能是苟延一息,无力回天。世人都道“花无百日红”,皇帝又何尝不是呢?朝代更迭频繁,权力稍纵即逝,短暂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

人情贱恩旧,世议遂兴衰,且看崇祯皇帝那充满争议的一生。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昏君,固执,生性多疑是人们对他不满的一面,而顶天立地,勇敢是人们对他赞叹的一面,有人说他勤政爱民,轻摇赋税,亦有人说他居高自傲,顽固不灵,但有一点却是世人公认的:他这一生,注定是凄苦而短暂的。

生逢乱世,少年继位

明朝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宦官横行,奸臣当道,官僚腐朽作风盛行,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朝代。天启以来,皇帝宠幸宦官,一代奸臣魏忠贤横行朝政,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国之运势每况愈下,国家总体上不甚太平。

然天有不测风云,天启七年,皇帝意外驾崩,由于英年早逝,膝下并无皇子可以继承大统,于是,兄终弟及,少年的信王朱由检身为天启帝的皇弟,只能堪此重任,继位皇帝。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年少意气风发的崇祯帝自登基以来,勤于政事,很快便执行了一系列举措,迅速地清除了魏忠贤等奸佞宦官的势力,官场之风渐趋澄清。

然而,初为皇帝的他在铲除宦官势力的同时,也是明朝庞大的文官势力迅速膨胀,为日后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崇祯元年1627年,陕北发生了饥民闹事导致民变的事情,并发生了著名的王二起义,当时的明朝早已危机四伏,东北的女真人,努尔哈赤、皇太极风头正劲,而此时的陕西民变无疑是火上浇油,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更是急得焦头烂额。

俗语言,每一个成功的男人都会有一个贤内助,崇祯皇帝就很幸运遇到了那个温柔贤惠、美丽端庄的周皇后。

正所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在崇祯皇帝最焦虑的时候,周皇后始终陪在他身边,在财政危机时刻,她俭朴持家、节衣缩食,甚至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母仪天下,为人敬仰,她的贤惠大方也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崇祯宫词》中记载着这样一段佳话:坤宁宫小太监秦氏在伺候周皇后时,一次偶然询问下周皇后知道他不识字,此后她便抽出空余时间教他识字。一日周皇后考核他,顷刻间他便全然忘记,皇后气愤,罚他跪在台阶下。

这时皇帝刚好路过,打趣着说:“我请求先生你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坏了学规”。小太监遂谢恩而起。可见,即使是位居高位的他们,不过也如平凡夫妇般玩闹打趣,谈笑戏谑,情深谊笃。

《崇祯宫词》多事之秋,内忧外患

明朝传到崇祯皇帝时就已经成了烂摊子,虽然他已经很努力在收拾烂摊子,然大明朝气数已尽,灭亡是注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官商勾结,民生怨言连连,可见当时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之深,百姓与朝廷的矛盾更是激烈无比。

于是难民四起,以高迎祥、李自成为主要领导人的起义军成燎原之势,一路披荆斩棘,严重威胁着朝廷的安危。而崇祯皇帝也并未闲着,一边清除魏忠贤余党,一边选拔贤人去平反起义军,还要处理袁崇焕等人,真可谓内忧外患,多事之秋。

袁崇焕

崇祯皇帝本人生性多疑而又固执无比,在用强硬手段杀了袁崇焕之后,引起了辽东局势的不稳,而此时的皇太极又从北边突破长城来到中原,甚至直逼山东,引起朝野震动,令本就岌岌可危的朝廷更加不堪一击。

之后,固执的崇祯帝不听周皇后的劝阻,反而听信谗言,不断催促孙传庭出关迎敌,从而引起了明王朝最后的灭亡。崇祯十七年,国难逼近,李自成击败孙传庭之后,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朝,逼近京城时崇祯皇帝已是穷兵末路,无力回天。

这时,周皇后婉转地对崇祯说:“皇上,咱在南京还有一个家。”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之后东山再起,然固执如他并未听从周皇后的建议,不愿意走,选择继续作战,寄希望于勤王兵马。

周皇后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未等及援军到达,李自成大军便已攻入城门,守门的某些将士贪生怕死选择叛变,大开城门迎接他们。在城破前夕,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以及诸位皇子、公主一起吃最后的晚餐,没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只是简单的几样小菜。

吃完以后,众人皆哭泣起来,周皇后哭着对皇帝说:“皇上,我早说过我们在南京还有一个家。”说罢便回房了,没多久,便传来皇后去世的消息。

其实,周皇后是一个聪慧之人,懂得思考,寻求退路,然而崇祯帝却是一个固执己见之人,没听从周皇后意见才导致最终的覆灭。如果当时听从周皇后的话退守南京,兴许又会是另一番光景。

李自成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一生为国贡献自我,励精图治虽未能力挽狂澜,但也可称为一代明君,到死都不忘坚守国家,为民着想,这究竟是一种固执还是一种信念呢?答案不得而知。

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他最好的写照。李自成攻城门那日,他再次放弃了周皇后退守南京的请求,决心与朝廷共进退,于是,他在煤山自缢,并表示宁愿敌方分裂他的尸体,也不要伤害任何一个百姓,把“君王死社稷”践行到底。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若明朝的每一名国人都能做到如此,何来王朝的覆灭呢?

春去百花暗自悲,红叶何忍花骨埋。试问当崇祯帝听到周皇后去世的消息后,可有过后悔?私以为他最终选择自缢而亡,除了亡国,也是因为爱人的离世,毕竟二人如漆如胶数十载,情深谊笃。

身为皇帝,他无法守住天下,身为丈夫,他也无法护住自己的妻子,这该是多么绝望啊!世间安得双全法,若崇祯帝和周皇后只是一对平凡夫妇,美好初遇,甜蜜相恋,过着平淡不失幸福的生活,那么也许二人就能不负如来不负卿,一生一世一双人。

往事散如烟,锦瑟华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每个人都值得一份甜蜜的爱情,愿天下有情人都能与子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太监#魏忠贤#李自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