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与好友游览河山的机会屈指可数,但还是有那么几次的,有一回就刚好到了峨眉山。石板阶梯入目不尽,猴哥在旁凶蛮抢食,同窗好友言笑晏晏,金顶佛像夺目绚烂。有趣的是,一路上大家一路对着山道旁的各种植物指指点点,猜名字考功效,互相为难,那会儿实在学得不多,又没见过太多中药的鲜品,对于好多植物实在无从下手。
还记得峨眉山路旁那几株黄色小花实在是难倒了大家,都以为是普通小雏菊,扑到栏杆上细看又觉得不对,于是大家就开始盲猜起来,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还是拍下照片回去询问老师,老师一看照片,失笑道“这么简单,不就是千里光吗!”其实,中药书的附录里有它,不过老师未曾讲给我们听,我们叫嚷着这并没学有过,一点也不简单。若仅要认识这一味中药倒也不难,但要知道医学界有千千万万种中药材,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了解更多才是。
对于这种小黄花,不怪我们一开始把它认作小雏菊,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全草皆可入药,夏秋时节枝繁叶茂花欲开,药农多在这个时间段采收,洗净扎捆或切段再晒干就是饮片了。《神农本草经》未记载这味药,不过《本草拾遗》捡到了它,说它“味苦,平,小毒”,可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
千里光单用,可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滇南本草》);若与生甘草同煮,可退热明目(《本草图经》);若鲜品捣汁再与猪胆汁同熬成膏,擦腐烂患处,可生肌去腐(《生草药性备药》)。从历代医家对千里光的使用范围和经验总结中可以得出此药归为肺、肝两经,因“肺主皮毛”、“肝开窍于目”,千里光所治之症多在其中。
王一仁在《饮片新参》中总结了千里光的功效:明目祛翳,散风热,洗疮毒,还因为千里光清凉解毒之性不适合脾胃虚弱之人使用,所以提出了“中寒泄泻者勿服”的建议,水煎口服的话量也不宜过大,一钱至三钱为常用剂量,如果是外用鲜品则不拘于此剂量。
夏秋之际,湿疹频发,反复发作,可用新鲜千里光二三两,配同等数量的新鲜金银花藤,各取5斤水煮后再将药液混在一起,等它自然冷却之后用来擦洗湿疹患处,洗后不用冲洗,一周为一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再用一周未见湿疹复发则可停用。不过此为治标之法,配合祛湿食疗或汤药(冬瓜、茯苓、白扁豆、陈皮、藿香等除湿之品)进补,标本兼治效果更佳,能更好地避免其他湿邪为患之症反复出现。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徐长青,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