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互联网巨头正加速走向封闭和独占?

2020-11-14新闻23

“我们是被改革开放的成果簇拥着。”

文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主动更开放、更共享,才是BAT们过去10来年越发明显的成功法则。

【1】

1999年,深圳一个简陋办公室,几个年轻人捣鼓出一款聊天软件,用户快速突破100万,但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公司账上只剩1万现金,千方百计也找不到挣钱的方法。

不想白白扔掉成果的几个年轻人于是决定卖掉公司。据说,他们先是找了当时最为耀眼的几位互联网大佬,然后又找了包括房东在内的很多机构和个人,但即便用户突破千万大关,开价降到几十万,也没人认为这么个软件有什么实际的商业价值。

在服务器都经常买不起的“饥荒”里,这款软件的用户规模却茁壮成长并很快突破2000万。“孩子”越养越大,却越卖越贱,让原本就十分舍不得的年轻人横下一条心:

势头这么好,先借钱继续干下去吧。

兜兜转转好多场还是借钱无果,几个年轻人决定找风投。多次碰壁后,终于找到李泽楷的盈科数码与IDG资本,以各投110万美元拿走40%股份的代价,给公司续了命。

直到南非标准银行入场,几个年轻人才总算在财务上勉强喘过气来。这段今日不可想象的经历,还让一些不知当年事的人埋怨:他们当年为什么要把股权卖给外国人。

这是腾讯的故事。

不过20来年,当初卖不成只能自己做的小软件,已成长为万亿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当初处处碰壁找融资的“人”,如今已是中国最大CVC投资者之一,并帮众多创业者、长尾小商家和年轻人梦想成真。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仅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的微信生态,就在2019年带动就业机会2963万个。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腾讯集中自身资源和能力全力支援防疫抗疫,仅资金捐赠就高达15亿人民币。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意愿强烈,微信又作为连接用户的重要场景,联合超过4万家第三方服务商,帮助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实现了线上的数字化经营转型,找到了逆势发展的新路径。

在关键时刻,成为服务社会民生、贯彻国家意志的要素资源。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被称为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腾讯算这个奇迹中最典型的缩影、最成功的象征之一。但快速发展的事物总是更容易在外界的理解与认知上遇到挑战。

比如,很多国家还没来得及真正理解和认知中国的巨变,中国已然巨变;很多国人还没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何为大公司,大公司已然林立于世间;又比如,互联网大公司,尤其是腾讯式CVC投资,到底在让行业,乃至产业经济变得更开放共享,还是更封闭独占?

【2】

10年前,中国互联网业界曾广泛流传一句话:“BAT之下,寸草不生”。虽然,当时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才百亿美元级规模,但垄断、寡头的声讨已不绝于耳。互联网业界很难再有机会出现BAT这样的大公司,几乎当时是除了BAT自己之外的普遍共识。

然而10来年的发展事实却是,京东、美团、字节跳动、滴滴、拼多多、快手等新一代巨头一个接一个地崛起。当初被声讨最厉害的BAT中的百度,已被多家新公司超越,即便依然位居领先地位的AT,也从来不曾有过新一代巨头们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如3年即上市并快速越过千亿美元市值的拼多多,创业8年,虽未上市但估值已超腾讯前15年的字节跳动。

这些新一代公司不但在BAT之外茁壮成长,也以有别于BAT的创新创建对产业经济,乃至社会公益慈善等领域发挥着作用。疫情期间,京东、美团、快手等新一代互联网科技公司在保障民生乃至支援前线抗疫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疫情之后,他们对助力经济复苏,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科技融合,参与国家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也都有创新创建。

曾经被认为抑制创新,甚至破坏创新的巨头们,也都在不同层面成了创新创业的助力者和催化、孵化者。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开放资源与能力,输出资本和经验,助力新一代创业者、新一代行业企业的成长,一起推动着中国互联网科技继续朝向未来蓬勃发展。

实践证明,中国互联网科技非但没有被BAT独占,反而变得更加开放并富有创新活力,新一代创业者非但没有寸草不生,反而在巨头们的助力下更快更多地走向了成功。

不是更封闭,而是更开放;不是更霸道,而是更共享,也是BAT自身发展的成功法则。以腾讯为例,如果不是更开放、更共享,“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它或许也已被甩出一线阵营。

比如,腾讯的庞大投资版图,就是其开放、共享,推动行业共荣的结果。从股权上看,腾讯在其超过90%的被投企业都只是少数股权投资者的角色;从与被投企业的关系看,即便是多出钱出力,拥有了多数股权,腾讯也是不谋求控股权。比如,它是京东、美团、拼多多的投资者,但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在公司的地位、影响,乃至他们个人在社会大众中独树一帜的企业家精神与形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美团创始人王兴、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都曾在接受访问时强调,腾讯区别于其他投资者对其所持的开放态度。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黄峥曾介绍说,“腾讯更像一个普通的财务投资人,他对我们既不会特殊的好,也不会特殊不好。”对于腾讯入股拼多多是为了对抗阿里,他也明确表示,腾讯从来没有那个意思,而是看好投资拼多多会有好的价值回报。

包括在投资上强调控制的阿里,事实上也是靠开放、共享,才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王者。淘宝、天猫上不断涌现的一批批本土新品牌,以及从淘宝、天猫成长起来的三只松鼠、御家汇等上市公司,就是其开放资源和能力推动产业经济整体发展的缩影之一。

很多人喜欢以美国如何反科技巨头垄断为由,发起对中国科技巨头的审视甚至批判,但过去10年的一个大事实却是,美国互联网科技领域很少再出现新的巨头公司,以至于让巨头们真正一家独大,中国的巨头们也越来越大,但中国的新兴大公司却也越来越多,即便是最大的巨头公司,也都面临着持续不断且越来越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

对比美国谷歌、脸书、亚马逊等巨头公司的一枝独秀而言,即便是够大的AT,在各个领域也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亚马逊在美国,不像阿里被新一代四面围攻;谷歌、脸书在美国,也根本不像腾讯这样,在其核心领域面对一浪接一浪的强有力挑战者。

中国的网络科技消费者,除了免费的QQ和微信,基本上只要是花钱的,也都充满着选择,而且是企业千方百计地在永不停息的竞争,包括已经在电商领域打了20年仗的阿里,也依然要在新的创新者挑战下,被拖入不得不参加的百亿补贴战争。

【3】

投资是支持创新,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众多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创业者的快速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中国公司用资金和开放的能力来支持这些公司发展。

从更高维度说,互联网科技领域的CVC投资者,既有资本,也具备丰富产业创新发展资源和经验,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获利持续投入,既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也是对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甚至会以风向标意义起到更大拉动作用。比如,当前国家推动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大公司们积极参与投资,对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都有引领性的积极作用。

此外,CVC投资也是互联网科技大公司在自身发展之外,在更广层面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助力更多企业获得成功,这些企业也会在就业、税收、公益等领域贡献力量。比如,腾讯所投资的诸多企业,都在抗疫防疫中主动承担,并创新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新模式。

新世纪以来,在美国互联网科技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加速转向由科技主导驱动。落后工业革命上百年的中国,在这一全新的“工业革命”竞赛里,获得了成为全球重要一极的历史突破与成功,并有了今天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和数字经济基础。

但这场科技经济的竞赛并没有结束,而是更趋激烈。当中国还没有一家科技大公司抵得上苹果和谷歌之时,美国硅谷已开始将苹果和谷歌当作过去式并重新想象未来的产业和世界,苹果和谷歌本身也都在超越昨天的自己。这些每年净利润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巨头,既没把钱放在柜子里发霉,也没挥霍无度,而是在加速构筑自己的未来。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国家进一步鼓励数字经济发展,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科技大公司通过投资的方式,更好地参与和助力新一代创业者,新一代创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既是确保自身发展活力的需要,也是更大的承担。

马化腾曾在推动腾讯的开放、共享,强调腾讯的连接时提出一个愿景,让天下没有埋没的才能。通过投资,给创业者资本、经验和资源支持,也可以看作是腾讯对这一承诺的履行。更好的创业环境,这也是今天的创业者,可以比马化腾们当初更快成长的关键原因。

香港爱国企业家罗康瑞在党的“一大”会址旁成功打造的“上海新天地”落成之际,一位外国记者曾不无挑战地向“一大”会址纪念馆倪馆长发问:“您不觉得贵党的‘一大’已经被资本主义包围了吗?”倪馆长笑眯眯地回她:

“我们是被改革开放的成果簇拥着。”

对待互联网科技大公司,我们或许也可以多一点倪馆长的开放式心态。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群众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