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女人宫寒身体差、老得快!简单一招,让你变回“暖女人”

2020-11-14新闻15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眼圈发黑,脸色发黄,各路护肤品就齐上阵。最后,钱花出去不少,效果却不大看得见。

为什么呢?因为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宫寒血瘀!

俗话说“子宫暖,气色好;子宫寒 ,疾病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宫寒就是指子宫寒冷,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子宫内部会感受到寒邪、阳气不足、肾阳虚寒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出现状况。

宫寒分为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一般先天导致的宫寒通常是由于女性天生体质较寒而导致的,而后天则可能是由于环境寒冷、过度操劳、食物寒凉、流产、受凉等导致的。

宫寒有哪些表现?

“寒乃百病之源”,曾有数据表明,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因素中约占50%以上。宫寒在女性的经、孕、乳等阶段都会带来不同的健康问题:

宫寒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是由于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后天是由自然界寒邪侵袭到体内导致的,比如爱吃冷饮、空调温度过低、冬天衣着单薄等。

宫寒的女人还老得快,因为气血不调,就容易面色萎黄、长痘长皱纹,子宫部位热量不足,腹部还会囤积很多的脂肪来保暖,使那些原本很苗条的女人,身材变得肥胖臃肿走形。

是不是宫寒,一测就知

宫寒的症状主要有:

白带量多,清稀;

月经不调,痛经;

性冷淡,多流产;

小腹不温,四肢冰凉,眩晕,经前乳胀;

黄褐斑,痤疮;

困倦腰痛,面色晦暗,眼睑肿胀。

满足以上所述的第1、2两种症状的为一度宫寒;

满足第1、2两种症状及后面任意一项症状的为二度宫寒;

满足第1、2两种症状及后面任意两项症状以上的则为最严重的三度宫寒。

宫寒遇冬“寒上寒”!

为什么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宫寒症状就会加重?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冬季天气寒冷,寒冷伤了人的阳气,阳气虚了之后,寒邪就更加容易侵袭人体。

另一方面,女性本就体质属阴,在寒冷的冬季,更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许多女孩子为了好看宁愿冷着,这些都给寒邪带来了可乘之机。

对付宫寒不能拖,晚一天,寒就多积一分。

《黄帝内经》中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艾草是温阳之物,用艾灸能温通经络、温阳补气,以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运行,血又能载气,相互作用,能提升女性的气血使其旺盛,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

常灸“暖宫穴”,变回“暖女人”!

适合体寒女性艾灸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子宫穴、足三里。

气海穴

位于脐下1寸半。顾名思义,气海主一身气机,仿佛气息的海洋,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常灸有温养肾气、驱寒除湿的作用。

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关元穴内应小肠、膀胱和子宫的底部,具有大补元阳、温肾、散寒之功。《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子宫穴

位于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中记载:“子宫,奇穴……主治妇人不孕、子宫血肿、子宫内膜炎,亦治肠疝痛、睾丸炎、阑尾炎。”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中医讲“脾主四肢”,宫寒的女性常有四肢冰冷的问题,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灸足三里能提升人体的气血功能,使气血更加旺盛,体寒的问题就能得以改善。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女性养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