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发掘现场,向媒体发布了黄埔沙岭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一系列扎实的发现证明,距今4000年前后这里就有先民居住生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配图为发掘现场图
通讯员:穗文考
记者亲见考古人员以专业手法处理青铜器
沙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南部,地处中新知识城范围,为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海拔高程45.6米。
沙岭遗址新石器晚期至早商遗存以灰坑、柱洞等生活类遗迹为主,可能存在有干栏式建筑。但记者向考古队员了解到,这些建筑的具体形制还暂时看不出有什么规律。
昨日,记者赶到现场时,见到考古队员正在一座墓坑底部清理发现的文物(如右图)。这是一件青铜刮刀,一件青铜斧。考古人员介绍,青铜器出土后,如果直接清理出来就运走,表面的铜锈等就会散落,“一路走一路散”,造成文物信息的损失。所以他们是先用宣纸,再用保鲜膜将发现的铜器和包着铜器的一团土一起包起来,外面再用石膏固定。石膏外壳上做好标记,送回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实验室中再慢慢处理。
陶豆是最大宗发现,铜刮刀可能用来削竹子
现场也展示了此次发现的一些文物,当中的几件青铜器,据介绍就是经过了技术固定处理后,才摆出来给大家看。广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王慧介绍,当中的青铜刮刀,有可能是拿来加工竹子之用。此外还有几把铜斧,大小不一,可以看得出加工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不过此次发掘最大宗的发现是豆。这种古代的食器占了现场发现陶器的四分之三。记者看到刚刚发现了青铜刮刀和斧的古墓中,旁边就有摆放在一起的5件陶豆。
据悉,两次发掘共计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是沙岭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大致顺山势排列,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叠压打破关系,同时清理出可能与墓地排水及茔域划分有关的弧形沟,都说明当时墓葬地表应有标识,且整个墓地存在统一管理。
墓口形状以圆角长方形或椭圆形居多,墓壁多弧收,常见有不甚规整的生土二层台,墓内人骨、葬具等均不见保留。
约1/3的墓葬未见随葬品,且其中不乏规模相对较大的墓葬;有随葬品的数量也不多,少则一件,多则五六件,有印纹硬陶、原始瓷、铜、玉石器等。原始瓷豆是最常见的随葬品,有不少是用残器随葬,当属“碎物葬”习俗的反映。
据介绍,经过2017年和2020年两次对沙岭遗址的考古发掘,全面揭露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一处完整岭南越人墓地,为研究广州地区先秦时期南越族群的文化面貌、丧葬习俗、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4500年前左右,这里已经有人在发展繁衍
从出土原始瓷和印纹陶器来看,沙岭墓地与增城浮扶岭、萝岗来峰岗、九佛榄园岭等墓地的文化面貌相同,年代在西周至春秋时期。
与增城浮扶岭墓地稍有不同的是,沙岭墓地墓葬分布相对疏朗,墓坑相对较宽,深度也不及浮扶岭墓地深,这与榄园岭、来峰岗等墓地相同,呈现出非中心聚落的等级特征。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在现场对记者们表示,近十年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黄埔区特别是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开展了大量考古工作,一批史前至西汉南越国时期考古遗址的发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新广州知识城蕴藏的地下文物资源的认识,对重构广州东北区域的早期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材料,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梳理早期岭南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更详实、更充分的考古资料。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用考古发现和文物保护成果,为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带的考古发现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五六百年,这里已经有人在发展繁衍了,接下来是西周、春秋时期,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张强禄说,“这样我们可以对广州东北部的早期的情况,有一些新的认识。这些在早期的历史文献里也没有记载。”
张强禄说,经过对考古发现相对比较清晰的梳理,我们可以把史前到先秦这个时间段的广州东北区域的早期历史,放到整个珠三角的早期历史中去看,进而就能用考古发现去阐释早期岭南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