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新增752部,有纪年最早雕版印刷品入选

2020-11-13新闻8

经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1月13日,文旅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公布的名录与名单进行说明,并对进一步做好古籍保护利用工作提出要求。

《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含752部古籍,《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了23家相关单位。从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情况看,一批珍贵典籍被发现。孔子博物馆的《乾隆御定石经》为内府御制墨初拓本,自嘉庆元年赏赐孔府后保存至今,南京图书馆藏北宋本《礼部韵略》,为海内外现存最早刻本。一批名家稿抄校本也涌现出来,上海图书馆的范钦辑《建安七子集》,卷首题辞、小传、目录及书眉所注诗文出处均为天一阁主人范钦手迹,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

一批彩绘本舆图也入选名录,如国家图书馆的《北京内外城全图》,是一幅绘制精细、内容丰富的京城彩绘大地图。此外,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也收录在名录中,这是早期印刷品实物的重要例证。第六批名录中还收录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珍贵古籍。

从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入选情况来看,甘肃、内蒙古、云南等民族地区多家古籍收藏单位存藏条件有很大改善,也涌现了一批藏量符合评选标准的保护单位,如宁波市图书馆、平湖市图书馆等。

据悉,全国古籍评审工作在2019年初启动,名录及名单公布后,将指导各级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收藏单位,进一步加大珍贵古籍的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对破损珍贵古籍进行修复。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韩轩

编辑 关一文

流程编辑 刘伟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