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朝历代,造假钱和使用假钱都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有网友问文瀚乐拍:纸币和金银币的防伪还好理解,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铜钱也能防伪吗?其实,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为铜钱的防伪操碎了心,下面文瀚乐拍就来简单说说古代的防伪措施。
法律武器
自从钱币诞生以来,就吸引了无数别有用心的伪造者,统治者往往以重刑来应对伪造钱币现象,而且私铸钱币,死罪居多。汉朝时直接“盗铸金钱罪皆死”,而到了唐朝时则文明一些,会“流三千里”,不过依照唐朝时的交通和生活环境,流三千里大概率和死刑差不多,如果有了伪造工具而没有铸造钱币的“徒二年”。
而到了明朝,则“凡私铸铜钱者绞,匠人罪同,为从及知情买使者各减一等,告捕者官给赏银五十两……”,造假钱的要绞刑,制假的工匠也要开始治罪,同时对举报人有奖励。清朝与明朝的惩处措施相似,同时增加了伪造金银币的措施。
防伪工艺
与古时候的纸币防伪类似,钱币方面也有自己的防伪工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莽时期的“一刀平五千”。一枚古钱币能兑换5000枚其他铜钱,绝对的大面值货币,但它的防伪工艺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刀平五千的造型类似于一个“钥匙”,上面方孔的旁边“一刀”显得尤为与众不同,这两个字是阴刻的,字凹进去然后用黄金浇铸磨平,一枚钱币两种颜色,这在当时妥妥的是先进技术,光是这两个字就足以难道绝大多数的造假者,通过这样当时高超的技艺,再加上很短的流通时间,从而让伪造者根本无从下手。
钱文
没错,就是铜钱上的文字,其实历朝历代的钱文,都是由名人或者大书法家书写,除了保持钱币的美观以外,文字也是铜钱的防伪措施之一。每个人的字体都独一无二,那些大书法家们更是如此,形态各异的运笔让伪造者极难模仿,即使拥有了制币材料和高超的造假技术,大概率也会被书法难倒。
比如说瘦金体作者宋徽宗,擅长真、行、草书的宋太宗,擅长隶书的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擅长篆书的南塘徐弦等,同样是写字,但这些书法家们的造诣远远不是造假者能够短日里练成的。
练书法?我找个精细一些的铜钱,然后进行翻铸不就行了吗?
原料管控
就像现代生活中我们找不到印制纸币所用的纸一样,仿制造假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垄断制币材料,从而大幅提升伪造的成本。古代也是如此,铜钱最主要的材料是铜,铁钱最主要的材料是铁。盐铁专营使得普通人无法获取大量的铁,而禁止私自开采和交易铜矿,则是彻底断绝了铜料的来源。
比如说汉朝时就通过对铜矿的垄断、铜制品交易的限制,以及统一熔炼的五铢钱,使得伪造者无处获取铸造假币用的材料,从而有效的遏制了伪币泛滥情况。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基本都采取了相似的方式,限制了铜铁材料的源头,遏制了伪造者的势头。
然后,造假者开始打起了真钱的主意。
铜钱外廓
铜钱、金币、银两,这些货币的特点之一就是采用了真实的金属制造,因此,很多伪造者就想到直接从铜钱上获取原材料的方式。
比如说用锉刀将真钱边缘的外廓磨掉一些,尤其是像一些半两或是五铢钱之类的没有外廓的铜钱,可以剪掉一些轮廓,或者将无字的一面用锉刀磨平。这两种方式就能快速从真钱上获取到足够的铜,从而顺利制作伪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些朝廷就开始在钱币周围铸造外廓,在钱币圆形的外围加上一圈凸起的外廓,而且钱文紧贴中央的方孔,从而防止伪造者“奸或盗磨钱质而取熔”的行为。小小的外廓很容易被打磨掉,中间的方孔如果被扩大也很容易被发现了,改造过的钱币,很容易被人拒绝接收,从而有效抑制了伪造者对铜钱的破坏。
古代铜钱的发展历程中,伪造者费尽心机铸造假币,而朝廷则通过制度与技术不断提升铜钱的可靠性,在文瀚乐拍看来,正是朝廷与造假者斗智斗勇的过程,促进了古代铸币技术的长足发展,最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