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01年
,华北地区遭遇连年大旱,伊、洛水干,农田绝收,饿殍遍野,天下动乱四起。因为经商而富裕起来的商部落趁机攻打夏王朝,夏王朝虽然竭力反击,最终却无力回天,被商部落打败,夏王朝从此灭亡,结束了四百七十一年的国运,商王朝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天命玄鸟下的统治。
这就是远古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商汤灭夏,记录很少,在
《国语·周语》
中有提过一下,原文是这样说的: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啥意思?说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的国运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必定枯竭。立国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败亡的征兆。
所以,夏朝灭亡,究竟是不是夏桀残暴无道,这个是要打问号的,只能说当时天气大旱,所以让商部落有了机会,并且一举成功。
2009年在洛阳发现的一个青铜鼎上发现的文字被破解出来后是这样的:
天大旱,河水少,伊洛竭,五谷不收,商侵我东鄙田。
当然了,关于这段记载究竟是不是正确的,这个没人能够保证,所以我们在说这件事时,仍然要以
《国语》
为准,后来司马迁写
《史记·周本纪》
也写过这段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大旱对一个王朝和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而历朝历代,旱灾都是国之大事,重视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久旱之后,又多半会带来蝗灾,可谓是祸不单行。旱灾不同于水涝,水涝能排能治,旱灾则无计可施。
那么,古代这种灾害发生频率高吗?人们对旱灾有什么样的认知?又都做过什么样的补救方法呢?
一、旱灾所致,是谓天罚
旱灾从远古时期就深深的刻在了先民的脑海里,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这些我们就能知道,这是先民们对旱灾的最早记忆,神话故事当然不可能是真的,也不会真的射下九个太阳,但神话故事是必定有原型的,经过无数代口口相传后,一代代的添油加醋的形成了神话,但这些神话里的关键词是旱,所以旱是真实的。
关于射日的故事,完整的记录在汉朝淮南王
刘安
的
《淮南子·本经训》
中,里面是这样说的: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其实,
《淮南子·本经训》
中关于射日的故事脱胎于
《山海经》
,而《
山海经
》中也写过一种蛇,这种蛇出现天下就会大旱:
泰华之上,削成而四方,有蛇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旱。
我们可以看出来,干旱是停留在先民脑海中最恐惧的一种自然灾害。上古神话或者远古记载中,但凡是旱灾发生,必定是因为天怒,总之要跟稀奇古怪扯上关系。其实这也难怪,上古时期,人们没有气象知识,对于突然到来的大旱,自然而然的会想成是天怒。
到了汉朝时,对于天气大旱,人们虽然已经开始向气象上想,可仍然逃脱不了天怒这一说,汉朝大儒
董仲舒
在
《春秋繁露·治乱五行》
中这样说旱:
火干土则大旱。
他这里是用五行学说学灾难,主要注重天人感应。按照他的意思,这些灾难是人为造成的,惹恼上天,所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天人感应。这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好笑,
董仲舒
可不是什么神棍,他是汉朝时期的大儒,他的思想其实代表了那时候的主流思想,可见那时候人们对旱的认识还停留在天怒之上。
汉朝以后,西晋哲学家
杨泉
在
《物理论
》中这样说旱灾形成:
阳盈而过,故致旱。
《物理论》
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专著,主要继承了张衡等人的唯物主要思想,讲宇宙发生论,这里说阳光过剩,或者太满而导致了干旱,这里已经跟天怒有了区别。
由此可见,古人对发生旱灾有个明显的思想转变,开始时认为是人惹恼了上天,到后来觉得人没有领会上天的意思,后面又归咎给太阳,但一直到宋明时期,关于旱灾发生的主流思想仍然被认为是天怒。
那么,古代发生频率究竟有多高呢?
二、发生频率有多高
当代历史学家
邓拓
在
《中国救荒史》
中统计记载:
从公元前1766年到公元1937年,共发生1074次,平均三年多一次。
由此可见旱灾的发生频率有多高,如果翻看历史古籍文献,我们会发现在各朝各代的史料中,都有这样的悲惨记载。汉朝的时候,文景之治出现了盛世迹象,可在这样的盛世之下,却藏着无处不在的旱灾。
司马迁
在
《史记·十二本纪·孝景本纪》
中记载:
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东汉
班固
的
《汉书·武帝纪》
中记载:
元封四年夏,大旱,民多渴死……元鼎四年夏,关东旱,人相食。
当然了,仅仅是汉武帝一朝,关于旱的记载就有很多,我们看这些记载,民多渴死,可见旱到了什么程度。而古代史书上记载的人相食也绝不是夸张手法,那是真的人吃人。
《旧唐书·德宗本纪》
记载:
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宋元之际,
马端临
编撰的
《文献通考·卷301》
记载:
北宋明道二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旱灾导致人死,人死导致瘟疫,瘟疫导致更多的人死,十个里面有两三个死亡,这是什么样的致死率?可见旱灾的可怕程度。
《明英宗实录》
中记载:
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翻开历史书,这样的记录太多,我们无法一一举例,如此程度下的灾害,古人又会怎么应对呢?现实让我们瞠目结舌,但却也包含着深深的无奈和时代的巨大局限性。
三、古人如何应对
翻开史书,旱灾频发,查阅资料,古人对旱灾之无奈和迷信让我们感觉很无稽。古代时,人们对这种灾害并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或者用最无奈之下的办法:求雨。
其实我们在这里并不一定要谴责和鄙视古人,古代有局限性,不能用现代人的心思去想他们那个时代,他们不会人工降雨,靠天吃饭的农民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减旱。事实上,旱灾在现在仍然是一种很可怕的自然灾害,只不过现在井多,人工降雨也是个办法,可这在古代是想都不敢想,或者想不到的事。
那么,古代人怎么减旱呢?祈祷、祈求上天收回怒火,下雨以救天下苍生。这就是古人的办法。
早在周朝时,就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去求雨,以减少干旱。
《尚书·周书·周官》
中记载: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啥意思?就是说司巫在碰上大旱时,就跳舞求雨。
而这样能求下来雨吗?这在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可是在那个时代,这样至少会给人一点希望,如果碰巧真下雨了,那就是国民大幸,如果不下,则说明不够心诚,接着再求。
董仲舒
的
《春秋繁露·求雨》
中记载:
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如此不雨,潜处,阖南门,置水其外,开北门,取人骨埋之。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曝之,曝之不雨,神山积薪,击鼓而焚之。
这里写了一次又一次的求雨方法,如此不行,再换别的。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
《春秋繁露》
中记载的求雨和
《神农求雨书
》中记载的一模一样,至于谁参考了谁,这个没有定论。我们不能因为神农生活的年代更久远就认为是
董仲舒
抄了
《神农求雨书》
,因为这书不可能是神农时期写成的,都是后人所作,我们这里不再考证。
纵观历史,旱灾伴随着先民,每朝每代都有旱灾发生,我们现在很容易就能明白,这是天气的自然变化,可古代人无法想明白这些道理,我们也不能坐在前人的经验上笑前人,这是不客观的。
正是一代代人的累积,才有了现在的轻松明白,在探求未知的路上,先民们是开拓者,他们走在从零到一的路上,我们是继承者,并没有理由去笑他们。
我们说的是古时候的一种自然灾害,但又何尝不是一部古人求知的探索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