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南海北武进人丨刘亚平:桥梁界“珠穆朗玛峰”攀登者

2020-11-13新闻37

原标题:天南海北武进人丨刘亚平:桥梁界“珠穆朗玛峰”攀登者

人物名片

刘亚平,1962年出生于洛阳镇刘家头村,1979年毕业于洛阳高中,当年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港口建筑工程专业,1989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工作后一直从事结构工程类项目技术研究,目前为中交一航局首席技术专家。2005年着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程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驻守项目现场8年,任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质量总监、副总工程师、质检部长。

人物故事

在伶仃洋宽广辽阔的海面上,有一座长55千米的大桥,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腾飞于伶仃洋,成为海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称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在这项“超级工程”背后,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汗水和心血,其中,就有武进人刘亚平长达14年的奋斗岁月。

走出农村

读书改变命运

刘亚平在家排行老二,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人连温饱都没办法解决,但刘亚平的父母坚持让孩子进学校读书。年幼的刘亚平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洛阳镇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

1979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刘亚平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港口建筑工程专业,开启了异地求学之路。

开学报到,刷新了刘亚平的人生纪录——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轮船。他拎着一个专门找木匠做的木箱子,加上一个装在网兜里的搪瓷脸盆,从常州坐火车到上海,再坐轮船到大连,光是在船上就花费了36个小时。

到了大学,什么都是陌生的,但刘亚平很快就适应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港口建筑工程专业包含了理论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是比较全面的工程类专业。随着学习的深入,刘亚平对自己的专业越发喜欢。由于成绩出色,大三快结束时,几位力学专业的老师建议刘亚平报考研究生。最后,全班30名学生就他一人被录取了。

刘亚平的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教授赵国藩。眼看硕士毕业,碰上赵国藩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刘亚平再次凭成绩抓住了攻读博士的机会。就这样,刘亚平在大连理工大学待了10年。

责任大于荣耀

结缘港珠澳大桥

1989年,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博士毕业生,刘亚平踏上了工作岗位,跟随爱人来到天津,在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下属的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和检测。

1999年,刘亚平被调到研究所的上级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一航局”)从事工程技术开发。中交一航局在基建领域大名鼎鼎,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45年,是新中国第一支筑港队伍,素有“筑港摇篮”美誉。

做工程很辛苦,要一次次与家人分离,一次次前行在路上。2002年—2004年,刘亚平被公司派往上海从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项目。

工程师就是为工程而生,是为解决困难而来。2005年,刘亚平被调回天津,着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参与大桥的设计施工规范编制、前期核心技术攻关、前往国外考察学习汲取经验,并对工程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

2009年10月,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获国务院批准。对于刘亚平来说,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荣耀更是责任。2010年,他被任命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质量总监、副总工程师、质检部长。当年11月11日,他和团队正式进驻珠海。

8年攻坚克难

见证“深海之吻”

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深海隧道的对接是整个工程最难的部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具体来说,沉管隧道安装时,需要把庞大身躯堪比航母的沉管从制造区域运输到指定沉放区域,沉管将在海面浮运一段距离后,在预定海域下沉,并在海底完成精准对接安装。这就是被称为可以与神九和天宫一号太空对接比肩的“深海之吻”。刘亚平所在的中交一航局接下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刘亚平介绍,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国内的沉管隧道只是零零碎碎的一些小型工程项目,所有加起来不到4千米长。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长达6.7千米,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最大排水量8万吨,仅单个标准管节就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还大。然而,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所涉水域深度很深,水流流向、流速均不稳定,传统的定位技术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如果说岛隧工程被称为交通行业的‘珠穆朗玛峰’,那么最终接头的安装就是‘登顶’。”刘亚平坦言,“安装、放置沉管是海底隧道建设的难中之难,如何实现万吨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水深处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这无异于‘海底穿针’。”

2013年5月,经过96个小时不间断作业,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这是大桥修建跨越性的一步,意味着中国工程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建造海底隧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后面的安装不能简单地复制,要面对更加艰难的海域环境,施工的风险更大。”8年间,刘亚平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

2017年5月,最后一节沉管安装完成,这一刻,船上响起了欢呼声,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隧道顺利建成。在8年的建设过程中,刘亚平和团队经受了无数考验,将国外同行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一项又一项“零”的突破。

记住乡愁

弘扬“工匠精神”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看着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各项技术难题一步步解决,此时的刘亚平百感交集。

刘亚平说,很多人到了港珠澳大桥,都会赞叹“真漂亮”。可像他一样的建设者,更多地会记起在哪个地方吃了什么苦头,碰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他举例,每两节沉管的接头处有一道缝,开车经过时常会“咯噔”一下。为了让车辆在港珠澳大桥的隧道中行驶时不“咯噔”,仅这条几厘米的缝就做了几个月的实验,最后采用了无缝伸缩缝技术。

刘亚平推荐了家乡企业——常州市佳路福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不负使命,仅用28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武进答卷”。“非常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在隧道接头处采用无缝伸缩缝技术,将误差控制在了±1毫米内。”刘亚平自豪地说。

如今,数万建设者用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浇筑的大桥“由建转营”进入“下半场”。为实现大桥从建设期向运营期的平稳过渡,在天津定居的刘亚平又来到了珠海。

作为走出去的武进人,刘亚平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这两年,他一有时间就会回洛阳老家,看望家人,去母校和企业宣讲,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

“我是幸运的,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武进向来崇文重教,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读书。”在刘亚平看来,读书是人生的敲门砖,年轻人一定要心怀梦想,努力去接触时代最新最好的技术,在学习之路上勇攀高峰。

融媒体记者 俞兢

#港珠澳大桥#高考#刘亚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