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府、州、县而言,县的历史是最久远的(禹贡九州的历史除外),但一直处于底层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县就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县制的还是自称蛮夷的楚国,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一定数量的郡,郡之下再划分县,而到了汉朝,郡之外还有国,两者下辖的都是县。
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官职的愈加成熟,朝代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越来越全面,隋唐时期有了道、府、州、县等基本的行政区划。也是在唐朝开始,基本的行政区划大体形成,只是唐中期开始出现节度使,节度使制度造成了后来中国二百年的混乱史,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和藩镇尾大不掉,即便是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也并没有解决节度使和藩镇的问题,因此我们看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非常的快,都是节度使据镇作乱。
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建国后开始解决武将权势过大的问题,官职设置也好,行政区划也好,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就官职来言,比较大的改革是宋朝分为官、职和差遣三个层次,也就是说当官的官职名称和他实际所拥有的职能和负责的事务是相分离的,其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削弱官员权力而加强皇权。
官名只是决定了官员的品秩和俸禄等,而差遣则是代表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的话常常在名称中加上权、知、提点、判等,拿“知”来说,比如知府、知州、知县。知府即为“权知府事”,掌一府的政令;知州即为“权知州州军事”,掌一州的民政和军政;知县即为“权知县事”,掌一县的政令。
宋朝的行政区划和唐朝有相似之处,不过唐朝的道改为了宋朝的路,基本行政区划就是路、州、县。而州一级中又有府、军、监,府的设置比州要大一些,简单来说就是将全国重要的州设置为府,比如都城、陪都以及潜藩之地都是府,比如开封府、应天府、江宁府等,而军、监略低于州。这些都是一级行政区划,县属于二级行政区划。
就这里来说,知府和知州的地位都大于知县,但是宋朝的知府、知州和知县都是差遣,并不是正是的官职。到了明清时期,他们才成为正式的官职,并且有了品阶。
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差不多,只是有些名称变化以及地域的合并和拆分,明朝时期设置的南北两直隶和布政司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面设府、县。同府一级的还有直隶州,府下面是县和属州。也就是说州分为两个等级,一个和府差不多,一个和县差不多。
清朝时期基本延续了明朝的设置,只是布政司改成了省,基本设置就是省、府、县,同府一级的还有直隶州,同县一级的还有散州。但知府、知州和知县的品级各不相同。
我们拿清朝来说,知县最简单,就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兼县委书记。知州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和知县差不多的散州的知州,是从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的市长监市委书记;而另一种是和知府差不多的直隶州的知州,是正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兼市委书记。知府则是从四品官阶,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或省辖市的市长兼市委书记。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的比照,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的多,只能说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官制构建,但大体上来说是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越来越进步,职责越来越明确,分工也越来越细。
写到这里,四姑娘突然想到两个与知府和知县有关的物事,著名的豫剧《七品芝麻官》讲的就是明朝的一个清廉知县为民做主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非常的有名,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而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其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广为流传,早在宋朝时期就出现了,也就是说早在知府还只是个差遣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