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先点击关注,以免错过每日的内容更新哦~
孩子沉迷游戏想必是很多家长头疼和焦虑的事情。
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阶段,游戏更是很多家长争端的导火线,也是因为游戏,很多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
但是游戏和一些电子产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不可否认,因为有这些的存在,人们才能在业余之间,享受这些带来的便利和多元化的选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游戏同样如此。
我们无法让游戏消失,也无法让社会倒退几十年前那个什么娱乐设备都没有的年代。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这个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教会孩子正确的面对这些诱惑,如何在沉迷和休闲娱乐之间掌握好这个度。
如果当一个孩子已经开始沉迷游戏,家长要做的也不仅仅只是切断孩子玩游戏的途径,而是透过沉迷游戏的本质,去探索孩子更深层次的需求。
因为很多人都会接触游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沉迷,在这堵墙之间隔着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有一位家长,分享了她半年来的成长与感受。
以下是分享正文。
我是一位单亲妈妈。
在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跟孩子爸爸离了婚,从此开始一个人带孩子。
为了能让孩子有好的生活,我把孩子从农村带到了城市,白天我辛苦的工作,晚上回来,即便再累,我也会坚持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听他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都记住了,老师要求背的课文都背过了,我才能安心的去睡觉。
我总是跟孩子说,咱们家里的条件不好,你一定要格外的努力,考上个好大学,出人头地。
凭借着这样的一股信念,即便是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样辛苦的打拼,我也一直坚持着,可是这一切,都在孩子初三的时候被打破了。
孩子疯狂的迷恋上了网络游戏。
一开始,孩子还跟我撒谎,说去同学家一起复习,一起写作业,可是时间长了,我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孩子身上总是有一股烟味,跟我要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我在孩子放学后悄悄的跟踪孩子,看到孩子和一群小混混一样的人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进了网吧时,我那一瞬间都懵了,孩子身上经常出现的烟味、越来越频繁的要零花钱、经常晚归,这一切好像都有了答案。
当我上前质问孩子时,本以为孩子会有愧疚和被发现后的狡辩,事实上,我内心还是希望他辩解的,我希望他跟我说,我就来这玩了一次,我就是学习太累了,就是放松放松。
如果是这样,我会原谅孩子,我一定会原谅他。
可是孩子没有,没有狡辩,没有愧疚,而是把书包扔到我身上,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我就是不想学了,我就是不争气,怎么样?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到家的,我只记得回到家以后,看着我们生活的出租屋,看着因为平时没时间收拾的杂乱的房间,我失声痛哭。
在那一次过后,孩子索性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掩饰他对游戏的痴迷。
家里没有电脑,他就去网吧,在家的时候也是手机不离手。
孩子变得越来越沉迷,学校老师给我打过多次电话,让我一定要管教孩子,可是老师不知道,我真的已经管不了!
孩子的成绩大幅度下滑,还不间断的出现了逃学去网吧打游戏的现象,我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讲道理,可是孩子充耳不闻,还让我别多管闲事。
看着孩子这样,我既焦虑也无助,我不知道去求助谁,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我去动辄一小时几千块的心理咨询。
但是孩子这样的现状,真的让我不甘心。
直到无意间接触了默薇老师的课程,我开始了学习和成长。
我自己本身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上学也只上到高中,但是在学习的时候,我一点没有觉得吃力,而且在听课学习的这段时间,不知不觉我的焦虑在逐渐的减轻。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也慢慢的在学习中一点点的找到孩子问题的所在。
首先是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而我对孩子的关注其实是没有跟上的。
我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育规律,才会让游戏有机可乘。
因为自己的经历,我对孩子的期望是很大的,我迫切需要从孩子身上,去证明我的价值,可以说我将自己的一些需要,强加到了孩子身上,谋求一种共生的状态。
带着这样的包袱,孩子一直在负重前行,而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想要脱离父母控制,想要获得自主权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被完全压制了。
另外,孩子生活的太压抑了。
本身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期,但是我却时时将学习挂在嘴边,剥夺了他很多和朋友外出放松的机会,孩子的情绪和攻击性都没有可以释放的渠道。
除此之外,孩子本身缺乏成就感和价值感。
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我给孩子灌输的一直是以考上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才算是成功,才算我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即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他自身的价值感也很低。
这些问题堆积起来,促使孩子在游戏中谋求自己在现实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默薇老师在课程中讲过,人是需要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的,这是人的生理需要。
和生理需要一样,人的心理也需要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比如重视、尊重、接纳、关注、满足,而这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父母。
当孩子的心理营养缺失的时候,就会造成一些部分的匮乏,由此产生问题。
了解到了这些,我能做的,就是去补足孩子的心理营养,让孩子重新恢复学习动力。
首先,我们需要先缓和关系。
因为游戏,我和孩子的关系一度到了形同陌路的阶段,孩子对我爱答不理,即便有交流,那也是朝我要钱。
我对孩子讲的道理,他一概置之不理。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暂时只能去接纳他,让他先放下防御,只有这样,才能有破冰的可能。
我不再成天将关注点放在他的学习上,也通过学习,自己的焦虑慢慢的减轻了,避免将自己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
我开始分清界限,只是做好我该做的,比如准备好他的一日三餐,在我的经济能力范围内,给他一定的零花钱。
在规定的范围内,给他自主权,零花钱可以随便花,可以去打游戏,但是一个月只有这么多,花完就没有了。
除此之外,我没有了评判,有的只是我作为母亲,对他最初的期待——希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和我之间的那道门,好像慢慢的开了一道缝隙,至少我们能在一起吃饭,说一些彼此间的所见所闻。
当关系缓和,沟通顺畅的时候,我开启了下一个阶段的改变。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底气。
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他本身是缺乏安全感的,在学校也会有一些自卑和讨好,这一切,是我原先一点都没有重视的地方。
所以,我开始一点点的尝试从很多方面,去弥补孩子所缺失的安全感。
第一点就是欣赏。
原先我总是注重结果,看孩子考的分数高,就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考的不好,就看哪科不好,着重的去复习、下功夫。
我根本不知道孩子的长处在哪,优势在哪。
虽然孩子现在学习上一塌糊涂,但是我发现,孩子本身很有主见,他的统筹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一度成为游戏中所在团队的leader。
而当我跟他这样说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出,他的眼里好像一下充满了光彩。
我想那就是被看到的欣喜和满足吧。
默薇老师经常说,要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当你发现了并给与正面的引导后,孩子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点,不将自己的焦虑带给孩子,管好自己的事。
孩子和家长,本身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有太多像我这样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给孩子的同时,又将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每当在学习时,就会想到父母的付出、和承载的任务,试问这样的状态,如何能让孩子对学习抱有主动和热情。
所以我学会了,不再动不动的就将我的辛苦放在嘴边,也将那些目前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未来抛掷脑后。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走好目前的每一步。
我开始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也会在下班后适当的出去放松放松。
事实证明,当父母变得有力量时,孩子也能被这份力量所感染,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成长,去走自己的路。
第三点,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我们要知道,孩子沉迷游戏,这不是堕落,更不是不上进。
看着同学们奋发努力的学习,看着自己的成绩一路下滑,他内心是最煎熬、最难受的。
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也不接纳他,他会感觉到被抛弃,会感觉到没有人爱他。
所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是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个人能够接住他,让他知道他有一个港湾,让他知道,无论自己什么样子,他都是被爱着的。
因为爱他,所以我信任他,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也相信,孩子终究会走出来。
而我要做的,只能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目前,孩子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虽然还在玩游戏,但是已经能够有所控制。
而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已经恢复的不错了。
虽然说起来有些简单,但是这个过程,只有经历过的家长才懂,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坚持下来的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问题的发生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问题背后,隐藏着多年被积压的情绪和不满。
而青春期这个时期问题的发生,恰恰是父母可以查漏补缺的时期,借由孩子的这些问题,去弥补孩子缺失的养分,才能帮助孩子,平稳的过度到成人阶段。
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厌学、沉迷游戏、拒绝沟通等问题,默薇老师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训练营》中都有讲到。
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剖析青少年行为偏差背后的根本原因,帮助家长真正的看见孩子,理解孩子。
点击下方进入专栏,可免费试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