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在双十一拼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苹果选择了“搞事情”。
在 AMD、Intel 两个芯片势力之外,苹果独辟蹊径,发布了自研发的 5nm 芯片——Apple M1,以及搭载它的 Macbook 笔记本系列。
如果说 iPhone 的成功,有 A14 等芯片的巨大助力的话,那 M 系列处理器,就是苹果在「生产力」上的新杀手锏了。
苹果为什么要自研 CPU?
因为 AMD 和英特尔,两个相互挤了几十年牙膏,都做出苹果想要的完美芯片。
性能提升一截,电池使用就下降一大截,发热疯狂上升。
过去苹果毫无办法,因为芯片上的合作伙伴——英特尔,自己也遇到了大麻烦。
牙膏厂从 2015 年开始,就遇到了摩尔定律的诅咒:即过去 2 年一次的工艺制程升级,而英特尔一直卡在 14nm 上不再升级,即便是 2021 年发布的第 11 代处理器,依旧是 45 瓦功耗和 14nm 制程。
相比手机芯片 A14、华为麒麟 9000 系列的 5nm 来说,14nm 几乎可以称之为上上上代技术。
笔记本厂商因为芯片这个核心不能动,所以所谓的超极本,也根本不会有质的突破,长期连着电源,多打开几个文件就呼呼发热.......
外媒曾经做过测试,上一代超薄的 Macbook,甚至能热到 100 度煎鸡蛋。
苹果今天发布的 M1,就把命运完全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库克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
苹果发布了 M1 芯片,和 iPhone 上的 A14 一样的 5nm 工艺,8 核处理器。
而且芯片的性能往往由晶体管数量正相关,M1 CPU 封装了 160 亿个晶体管,是 i5-8257U 的 4 倍之多,性能优势一览无余。
相比英特尔的 i5-8257U,性能提升高达 2.8 倍,GPU 提升 5 倍,机器学习提升 11 倍。
苹果还重新发布了一个衡量性能的新词——每瓦时性能。
过去的苹果电脑,用英特尔芯片情况下,没瓦时性能 5 年内没有任何变化。
而苹果 M1,每瓦时性能达到了之前 3 倍!
由此,Macbook Air 的续航时间,从原来的 10 小时,大幅提升到 18 小时,而 Macbook Pro,更是从 9 小时提升至 20 小时。
库克直接给出了新定义,Mac 史上最强的电池续航。
并且,因为制程上的优势,过去的高性能笔记本鲜有不搭载散热风扇的例子。
但这次,Macbook Air 把风扇都阉割掉了。
没有风扇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不烫大腿,不吸灰,深夜办工不扰人........
(苹果把它称之为主动散热系统)
在软件上,从英特尔转向苹果自己的 M1 处理器,其实很多人担心的还是,兼容性会不会崩溃。
苹果的解释是自家的 Mac OS,已经做好了迁移的准备。
自家的 App,通过 M1 的专属优化,响应性能提升 1.9 倍以上。
而最让人担心的第三方 Mac App,则可以通过苹果的 Rosetta 2 平台自动转译,从而在 M1 上流畅运行。
另外,苹果还加码了 M1 芯片下 Mac OS 的建设,大量 iOS、iPad OS 的 APP 均可在新的苹果笔记本下下载,大大丰富了 MacOS 的系统生态。
考虑到苹果对用户体验的底线颇高,这可能就是搭载 M1 芯片的苹果笔记本最有力的背书。
(苹果的三位一体方案:原生+适配+iOS 转译)
而在价格上,苹果也对自家的 M1 生态笔记本充满信心。
最低配的 Macbook Air,起售价也要 7999(256GB),512GB 版本差价则达到了 1800 元。
而 Macbook Pro 系列,其售价则是 9999 元。说明苹果对新一代 M1 笔记本的定位就是,平行取代搭载英特尔 i5、i7 的产品线。
苹果这步棋着实是高,用 iPhone 处理器的思路,做出了 PC 处理器,并且称之为笔记本的未来。
AMD、英特尔两兄弟,昨晚怕是一晚上都没睡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