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心理学:学会不合群,是一个女人的格局

2020-11-11新闻29

《奇葩说》第五季有一个辩题叫作:“我不合群,我应该改吗?”。熊浩和蔡康永说:“合群是一种能力”。

当你需要合群的时候你可以将这种能力充分地释放出来,但当你不需要合群时,就没必要为了合群而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合群是一种能力,而学会不合群,则是一个女人的格局。

为什么要“不合群”?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一到群体中去,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如果一个人为了合群就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追求从众的安全感而失去提升自我的机会。

那么所谓的“合群”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或许只是自欺欺人的踏实和舒适圈罢了。

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就立刻结了婚,很快就有了两个孩子。但是让我们很纳闷的是,她自从成为宝妈以后就很少再听到她的消息,同学聚会她也很少出现。

我当时觉得可能是家庭让她变得不合群了。

几年后,从同学口中我才了解到,她成为宝妈的这几年,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在带孩子的同时,自学了会计知识,一口气考完了注册会计师的所有内容。

现在孩子上学了,她刚入职工资就达到了万元。

“不合群”是一条通向光明彼岸的孤独之舟。虽然过程艰辛孤独,但是人迹罕至之地往往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情绪篇

心理学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羊群效应”,意思是当你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之中待的时间长了,逐渐就会跟随集体的意志而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力。

但是往往自己并不是出于本意的合群,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孤单,甚至只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委屈了自己。

所以,我们要时常问问自己,每天的“合群”究竟是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也许你明明想要下班后去健身房跑步,却因为担心朋友说你不合群而强迫自己陪她们逛街。

长此以往,这种友情很可能会变成一种负担,自己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低落,从而陷入了一个情绪怪圈——越是害怕越是低落。

如此,还不如直面“不合群”的情绪,在自己真正计划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再答应邀约。

事业篇

李小龙从来就不是一位合群的武者。当年他只身前往美国,唐人街的前辈们或许是最大的依靠,但是这些前辈们大多主张中国功夫只教授中国人。

而李小龙却另辟了道路,将中国功夫通过现代科技传播到了全世界。李小龙因此还遭受到了华人武者的歧视,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念。

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上许多人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依然是李小龙这位传奇人物。

学会“不合群”,才能从一而终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

知乎上高赞文章《真正优秀的人大多合群》里说到“这些合群的人似乎想要在这样的集体中获取安全感,就必须去掉自己鲜明的标签,过着从众的集体主义生活,不过于耀眼,也不过于不堪。”

然而,连标签都没有的人流于芸芸众生之中,给自己涂上厚厚的保护色,努力地成为人群中的大多数,这样的人生又如何能够绽放光彩,开辟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域呢?

时间篇

如果按照75岁的平均年龄,人的一生只有两万七千多天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一天中有三个小时因为被迫的合群而浪费,那我们将会浪费将近四千多天的光阴去逼迫自己受尽委屈的合群。

而这三千多天的时光,如果可以用来提升自己,亦或是沏一壶茶听听音乐读读自己喜爱的书,或者叫上三两良友交流心得和感悟,相约游山玩水赏山河,难道不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质的提升吗?

人生时间宝贵,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突出而去浪费过多的时间。

当同事们都在讨论某部电视剧而你没有看过时,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和同事有话题而去刻意看这部电视剧。

在这个时间,不如去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去提升自己。当自己把生活中用来从众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时,我们的人生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学会“不合群”对女性的提升尤为重要,不合群同样也是一种独立的品质,是对生活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会不合群,按照自己的目标和想法做事,去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到达属于自己内心的那片净土。

#学会#格局#从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