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冯璇
“昨天第一批种猪已经运回,寄养一段时间就可以进场。”11月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新希望集团应城基地,项目负责人琚旦燃介绍。
基地位于应城三合镇徐周村、陈垸村,核心区占地1007亩,总投资8.5亿元,可存栏种猪2.1万头,年出栏生猪50万头,是新希望集团在湖北建设的最大生产基地。
2019年12月,基地破土动工。目前,7条生产线、69栋猪舍基本建成。“年底可以整场交付使用,投入生产。”琚旦燃说。
跟随镇党委副书记覃武,爬上核心区指挥平台,整个基地一览无余。“东南方向那片猪舍是主生产区,3条生产线,可饲养种猪18000头;西边那片建筑是环保处理区;向右依次分布着种猪培育区、公猪培育区。”覃武一一介绍。
新希望集团应城三合基地俯瞰图。(通讯员 冯璇 摄)
规模这么大,排污怎么解决?“你看,每个养殖区旁都有一个深色罐子,那是发酵罐,可以将猪粪转化成有机肥。基地还投资3000多万元,建了一个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猪尿液。每个猪舍都配有空气过滤设施,处理异味。过几天,猪进场了,你再来体验一下,保证没味道。”琚旦燃说。
覃武介绍,基地为消化处理污水和肥料,另外流转1800亩地,用于生态种植。种植的作物可以喂猪,养殖与种植之间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
走进生产区产仔舍,工程师鲁志雷正在指挥工人安装分娩栏。“我们建的是智能化猪场,饲料输送、投喂全部智能化管理,无需人工喂食,猪舍内环境参数也可以自动调节。”
程波来自陈垸村,三合基地动工后,他就一直在这里干活,每天有100多元收入。“项目投产后,基地可以为周边村民提供400个就业岗位。种植板块启动后,可拉动就业4000人。”琚旦燃说。
程波家里有3亩多地,全部流转给陈垸村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亩每年760元,每5年浮动一次。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流转村民土地后,再与企业签协议,每亩收取200元协调费,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
让村集体、农民真正融入到产业中来,基地正酝酿推出合作养殖模式。“在保证一定规模的前提下,与有意愿的村民合办育肥厂。我们提供猪苗、饲料、技术,负责防疫、销售,村民负责日常管理。”琚旦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