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巡访团“看实地、听民声、晒文明、提建议”
武汉市下沉干部开展服务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月媛 通讯员 龚芳兵 龙昕琪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昨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武汉上榜并在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八位,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对于疫后重振的武汉,文明硕果来之不易。
解决群众烦心文明痼疾
今年以来,武汉抗疫情、战汛情、稳社情,一仗接着一仗。至8月,武汉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主要指标持续回升,疫后复苏成效明显,这为武汉建设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武汉明确,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为市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今年1月,武汉拉开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的大幕,至4月全面推开。全市318家农贸市场,小至约600平方米,大到5000多平方米,实行“一场一策”,全部焕然一新。
武昌区沙湖边市集,前身是宏祥路生鲜市场。标准化改造后,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市场配备了中央空调,各类菜品摆放有序,还可追溯产地。昨日,消费者张妮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在这里买菜,舒适又放心。”
“文明交通行”交通秩序大整治,治理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闯红灯;垃圾收运管理集中整治行动,清除街头暴露垃圾……武汉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烦心、最闹心的城市文明痼疾。
武汉把创建迎检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组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班”,实行战时工作机制,每日调度、日查日结、周清周比。对于文明创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不求实效等问题,专班进行跟踪督办、限期整改,效果显著。
万余名市民加入巡访团
今年8月,武汉市广泛招募热心公益的市民加入市民巡访团,通过“看实地、听民声、晒文明、提建议”,推动文明创建。仅仅两周,1.5万多名市民响应,平均每人一周推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全市巡访团的人员构成,主要是党员代表、楼栋长、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物业工作人员等,也不乏大学教授、大学生、人大代表、先进楷模等群体。”昨日,武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8月21日,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叶九思回家路上,发现路边某小区景观池内布满落叶、垃圾,排水处长了厚厚一层苔藓。他当即拍照发到“江岸区文明创建问题反馈群”,第二天一早,问题就得到了整改。
文明城市为人民,城市文明靠大家。武汉发动市民,通过直播、情景剧、vlog等形式,参与营造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光盘行动、心理抗疫、拒食野味……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文化志愿者王景民结合时事热点,以身边人为原型,创作漫画2000多幅;黄陂区李先生拍摄生活vlog,用镜头记录文明城市创建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武汉畅通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4期文明城市创建专题电视问政,通报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环境卫生、老旧小区管理、窗口单位服务等问题,并迅速督办整改到位。
公筷分餐逐渐蔚然成风
“武汉曾是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城市,广大市民不得不在家做饭吃。解封以后,我们发现,在家做饭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日常习惯。”武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7月27日,《武汉市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分餐公筷公勺、勤洗手多通风等行为习惯巩固形成长效机制。
在青山区钢花村街116社区,居民林毅家中已坚持使用公筷公勺七八年。他说:“原本是家里有人患病,医生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后来全家形成了习惯,病愈后也继续坚持。今年的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延续这个好习惯。”
家庭文明一小步,助推城市文明一大步。8月6日,武汉市家庭文明公约承诺践行仪式启动,号召从每一位家庭成员做起、从家庭生活开始,积极践行文明晾晒、公筷分餐、垃圾分类等行为。
“我家备了2个垃圾桶,一个专门收纳厨余垃圾,一个专门收纳生活垃圾。全家人也早就养成了勤洗手、多通风的好习惯,既防疫又文明。”硚口区汉正街新安社区居民梁顺杰说。
今年4月起,武汉大部分餐饮单位中,公筷公勺成为标配。“我们不仅为顾客配备公筷公勺,还会提醒顾客使用。”小蓝鲸杂技厅店店长黄维伟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分餐正渐成趋势。
党员下沉助力基层治理
“最近每个周末,社区都有下沉的党员干部来服务,给了我们不少帮助。”9月12日,在洪山区书城路社区,看着正在参加周末大扫除的下沉党员们,社区书记王学芳说。
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中,提出要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推进社区治理提质,武汉市大力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下沉的党员干部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参与社区服务团队,投身文明创建、服务社区群众等工作。
在洪山区卓刀泉街保利蓝海郡社区,每个单元都新增了一块写着医生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信息牌,湖北省荣军医院的党员医生变身“楼栋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讲等多样化服务。
走进武昌区东亭社区,数十处便民服务点十分打眼,服务内容涵盖餐饮、缝纫、理发、开锁、购物、家电维修等基本生活服务。社区书记王学丽说:“居民一般的生活诉求,基本可以在社区内得到解决。社区整合在职党员、社区民警、群干和志愿者等群体,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