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气转凉,如何防范肠道传染病?

2020-11-10新闻12

秋冬之交 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早晚温差较大人体适应能力下降 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要如何防范呢?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脏手病”,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

潜伏期和传染期 菌痢潜伏期短,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1周。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大,绝大部分病人在病后1-2周停止排菌。

症状和体征 菌痢起病急,畏寒高热。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便后仍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次数增多和肠鸣音响亮,每天排便10-20次以上,但量不多,大便常呈黏液浓血便。大多数病人1-2周病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2个月以上会转为慢性菌痢。

流行特点

传染源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食物及手或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苍蝇等媒介。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有两个年龄高峰,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期。

霍乱

霍乱是由感染01血清群或0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俗称“2号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

临床特点

潜伏期和传染期 从感染病菌到出现症状,大多经过1-2天,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霍乱的潜伏期末即具有传染性,多数病人于恢复期两周内停止排菌,个别可超过3个月。

症状和特征 发病突然,多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然后出现呕吐。多数患者没有发热、腹痛,呕吐物及大便很像淘米水,量多。少数患者有洗肉水样便。大便每天十多次至数十次,甚至难以计数,可引起体液丢失、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钾综合征等,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很可能死亡。

流行特点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后可引起传播,日常的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

易感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人体感染霍乱弧菌后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但并不排除少数人病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预防细菌类肠道传染病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 各种食品要煮熟* 隔餐食物要热透* 生熟食品要分开* 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 无牌餐饮不光顾* 腐烂食品不要吃* 暴饮暴食不可取* 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来源:健康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黄攀连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消化疾病#传染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