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里提出过一个选择:作恶多端但却流芳百世与一生行善但却臭名昭著,这两个选项我们会如何选择呢?你是行不义之事,还是承受不义之名。
这个问题一直会让人困惑。但是当你了解过王圆箓的生平后,你就会明白真正行善的人是不会去在乎名声的,一个内心向善的人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
鲁迅先生曾写过“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王圆箓就是一个勇士。
他的一生被人唾骂,人们都说他是将莫高窟瑰宝贱卖给外国列强的蠢人,是让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但是他坚持自己保卫莫高窟的信心,纵然明白结果多么不好,他仍旧坚守自己内心的善。
无名小道士
1849年清朝末年,在陕西的一个贫苦之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王圆箓,祖籍是湖北麻城。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过去,清朝开始走向衰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他被迫当兵,后来因为清政府一战不如一战,他离开军营,谋求其他生计。
他逐渐信奉道教,于是受戒,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道士,法号道真。他开始云游,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敦煌,可能这就是命运吧。
他注定不会平庸的度过一生。命运让他和莫高窟紧密相连,让他成了莫高窟的守护者,开始了背上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国家的悲哀。
发现“桃花源”
就像《桃花源记》武陵人发现桃花源。“山有一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1900年,王圆箓在清理敦煌的泥沙时,沙壁忽然裂开了一个缝隙,仿佛有光,他破壁而入,豁然开朗,里面藏有大量的唐朝经书。
王圆箓发现了他的“桃花源”,这让他无比惊喜。
“桃花源”是莫高窟的第17窟,从地面到窟顶,堆着满满的唐朝经书,丝绸丝绢,各种古物。
最关键的是这近五万卷的敦煌经书,色彩鲜艳,依旧如新。“桃花源”里的宝物是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存留的奇迹,王圆箓让历经千年的艺术瑰宝重见于世。这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他的不幸。
渺小的他
王圆箓认为他和莫高窟是有缘的,他幻想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守护“桃花源”。
没有人在意这片地方,他作为一个道士只能用自己化缘而来的微薄财力来保护和修复这片瑰宝。他真的卑微。
他把自己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莫高窟的修复工程里,为了保护他心目中的“桃花源”。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入到其中。但是他个人的力量太弱了,他开始奢求官府的帮助。
他徒步行走50公里向敦煌县城的官员寻求帮助,当时的县令是严泽。严泽根本不重视,并且把他赶了出去。
紧接着,敦煌县换了县令,他又徒步赶了过去。新任县令让王圆箓守护那里,就地保护,也仅此而已。
王圆箓不甘心,他一人携着精心挑选的两箱经卷前往肃州,他历经磨难找到了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结果他更是不识货,根本不在意。
那摇摇欲坠的年代,所有官员都在明哲保身,根本无暇顾及莫高窟这些瑰宝,何况那些官员不识货。官员不重视,他就寻找重视的人,他放弃了官府这条路。
他四处云游,到处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一个英国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找到了他,说会给王圆箓资助,但是这资助是有条件的,需要拿经书来换。
王圆箓咬牙同意了。让斯坦因只花了200两银子就换走了8000多的经书和大量的绢花,这是敦煌宝物流失海外的开始,这也是王圆箓被钉在千年耻辱柱的开始。
耻辱的“守护者”
王圆箓通过变卖莫高窟里面经书获得钱财。他没有私拿一分钱,他把经书换来的全部钱财用来保护莫高窟,来修缮莫高窟。
他才疏学浅,他只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道士。因为他的无知那些西方探险家蜂拥而至,西方探险家们抑制不住的掠夺之心昭然若揭。
经王圆箓之手散失的经卷超过了一万卷。同时莫高窟的宝物不断外流,以及西方掠夺者的疯狂行为,让这片瑰宝之地被所有列强觊觎。
莫高窟的危险也来了。
不久之后法国人伯希,日本的橘瑞超,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和掠夺者蜂拥而至,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莫高窟。将莫高窟的宝物一批一批的拉走。让中国的宝物流离海外。
经过西方探险家的掠夺,敦煌莫高窟里的宝贝只剩下8000多卷经文了。
直到1910年清政府下令把剩余的宝物运到京城,放到京师图书馆中。王圆箓用了18个箱子把这些经书装全。这18个箱子在运往京城的路上被各地官员乡绅掠夺,雁过拔毛。
余秋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有一部散文特别出名,就是《文化苦旅》。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文章叫《道士塔》,写的是王圆箓的故事。他提到这个人笔锋非常犀利冷酷。王圆箓他是历史的罪人,他让莫高窟的上万卷经书流离失所,他是莫高窟的发现者,更是莫高窟的罪人。
余秋雨把宝物流失海外的愤怒全部涌向王圆箓,他把王圆箓的外表和形象描述得特别不堪,说他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说他是中国文化的大罪人。
但是王圆箓只是一个小道士,他没有上过学,没有开阔的眼界和远大的卓识。他发现了莫高窟的辉煌,他穷其一生的精力去保护这片辉煌,没有人理解他,他孤身一人的道。
但是一个飘零欲坠的国家,一个卑微无权的道士,怎么能保护一片千年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