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敏感的你,我想对你说(上)

2020-11-10新闻15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对一个问题,总是会下意识翻来覆去地思考,以至于经常被人说「想太多」;

很容易感到精疲力尽,尤其是经历一些热闹的活动时,比如跟许多新朋友一起聚会;

情绪起伏很大,很多别人眼中的小事,都会造成你心情的巨大波动;

很害怕脱离日常生活的控制,比如要去见陌生人、尝试没做过的事情,都会使你倍感压力;

极度需要安静的环境,很排斥需要快速对外界作出反应的事情;

同理心非常强,能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至于经常被当做倾诉的对象……

……

如果你在看上面这几条时,内心独白是「这就是我」,那么,我们很可能是同一类人。

因为,我自己就有过非常多这样的困扰。

我非常不习惯跟人面对面说话,不喜欢打电话,甚至,连一对一的微信聊天都会感到很疲劳。所以我平时跟合作伙伴的沟通模式都是:请给我留言,不要打电话,我会给你回复信息的。

(也因此,我经常被他们吐槽「找不到人」)

我也很不习惯见陌生的朋友。这几年里,但凡是见面的邀约,都是能推则推;有时候强迫自己去见一些合作伙伴,都要提前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舒缓一下压力。

每次参加一些聚会或饭局时,我永远是在边上最安静的那个。不是我不想融入他们,而是我真的觉得很疲倦,不想开口,就想安安静静待着。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想,你一定会非常理解我。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表现太「矫情」,甚至有些「傲慢」「自私」「不近人情」——但实际上,只有真的有过这种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背后那种心理负担和挣扎:

我们并不是不想「跟别人一样」,但是,真的很困难。

这不是开脱喔。

1997年,心理学家夫妇ElaineN.Aron和ArthurAron提出:的确存在这么一个人群,比别人更加细腻、敏感和脆弱。他们把这个人群,称为「高度敏感者」(HighlySensitivePerson,HSP)。

一系列研究认为: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群,属于「高度敏感者」。为了让自己能够良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他们通常需要承担比别人更大的心理负担和努力。

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做「高度敏感」呢?

在原始的定义里面,Aron夫妇提出:高度敏感,指的是对内源和外源刺激高度敏感,特别容易被情绪淹没的一类人群。

举个例子:一些小事情(比如打电话、跟陌生人交流等),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会在心里引起任何波澜;但对高度敏感者来说,这些会扰乱他们的内心预期,导致巨大的情绪波动,从而使他们感到极度疲劳。

后来,在2010年发表的研究中,Aron夫妇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叫做「DOES」标准,包括:深入反刍、刺激过载、情绪反应和细节感知。

简单来说就是:

高度敏感者能够感知到非常细微的刺激,同时,他们又倾向于对任何刺激做深入的联想和处理,这就导致了,无论多小的刺激,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从而产生「刺激过载」。

举个例子:在部门微信群里聊天时,有人不经意说了你一句:「某某,你怎么老是这么拖拉」。

一般人可能看了就看了,压根就不会往心里去,甚至可能根本不会留意到——但对于高度敏感者来说,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反应:

细节感知:咦,这个人说我拖拉,这是什么意思?

深入反刍:她指的是什么?我之前是有什么事情让她不高兴了吗?

情绪反应:唉,都在一个部门,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很多合作还怎么搞?

刺激过载:好烦啊,人生真灰暗……

所以,为什么说高度敏感者需要承担更大的心理负担呢?就是因为:许多对常人来说根本微不足道的事情,对高度敏感者而言,都必须努力调整自己、适应自己,才能在表面上做到看起来「不动声色」。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可能就叫做「内心戏过多」。

这也是许多高度敏感者多多少少都有「社交恐惧」的原因——在这样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之下,谁还能愉快地社交呢?

但请不要苛责他们,他们也并不想这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度敏感这一特征,的确是有其生理因素的。

有很多研究表明:高度敏感者的大脑,的确跟普通人有所差异。

比如:神经科学家BiancaP.Acevedo的研究发现(Acevedoetal.,2014,2018):在高度敏感者的大脑中,对于涉及意识、感觉信息整合、同理心和社交关系相关的脑区,活动会更加活跃。

2011年一项研究发现(ChenChunhuietal.,2011):高度敏感者的多巴胺调制和受体系统,跟普通人有明显差异。

2019年一项研究发现(Assaryetal.,2019):高度敏感是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具备一定程度的遗传率。

诸如此类。

整体来说,高度敏感者的大脑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这四种:

1)外源多巴胺奖赏系统更弱。

当我们跟外界积极地互动时,多巴胺分泌会上升,从而会推动我们更积极地融入社会。但对于高度敏感者来说,这种来自外界的多巴胺奖赏会更弱,从而使得他们从社交中得到的反馈会更少。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大多数高度敏感者,当接收到大量新鲜刺激时,往往都能够不被吸引和干扰,而是保持深思熟虑。

2)镜像神经元更加活跃。

什么是镜像神经元?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大脑中的一类神经元:当你看到别人的状态时,它们会同步激活,给你带来相似的感受。

比如:你看到别人被刀子划伤、流出了血,会感到自己仿佛也流血了一样,有一种精神上的疼痛感——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而高度敏感者的镜像神经元更活跃,这就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对别人「感同身受」。

3)vmPFC脑区更活跃。

vmPFC脑区,亦即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跟大脑中涉及情绪和感官信息整合的脑区紧密相连,影响你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反应」。

简单来说,当高度敏感者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时,更容易把它跟自己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从而体会到更强的「内心感受」。

举个栗子:同样一句话,别人可能毫不在意,但高度敏感者可能会联想到自己以往出丑、失败的经历,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就是来自于这个原因。

4)社交系统更加活跃。

BiancaP.Acevedo的许多研究都发现:高度敏感者的大脑,在处理自我意识和社交关系的区域更加活跃。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当涉及到「我与他人的关系」时,高度敏感者就会进入高度唤醒的状态,从而,下意识地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合适,会不会出错……

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允许我给你一个拥抱:我非常理解你,也十分感同身受,的确很不容易。

如果你不是,但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也希望,能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宽容和耐心。

因为,他们只是保持「正常的社交」,已经竭尽全力了。

说了这么多,你也许会觉得:高度敏感的特质,跟内向,好像还蛮像的?

的确如此,这两者的特征非常重合,但它们从概念上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内向,着眼于能量的来源。一个内向的人,他会非常喜欢独处,在独处时恢复能量;反之,探索世界、跟别人社交,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需要消耗能量。

反过来,外向者则是从社交中获取能量,独处时会感到百无聊赖,非常难受。

而高度敏感,指的是对刺激的反应。最大的特征是:他会关注到许多细微的地方,并且容易对很小的细节,产生很大的反应,经常经受「情绪疲劳」的折磨。

所以,高度敏感者未必都内向,也未必喜欢独处——很多时候,他们是不得不独处。因为探索世界,就会必不可少地遇到很多刺激,让他们的情绪和精力遭受巨大的考验。

实际上,高度敏感者和内向者的群体有重合,但并不多——根据Aron夫妇的研究:大约有30%的高度敏感者是外向者。剩下的70%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灵活者」,就是既不外向、又不内向的人。

(所以,外向的高度敏感者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从社交中得到的反馈很少,情绪波动很大,但是独处又会感到更无聊。这得内心多强大啊……)

反过来,有另外一种人格特质,也是要跟高度敏感区分开的:那就是隐性自恋。

什么叫隐性自恋呢?它是一种异质的自尊。隐性自恋者,往往都自视甚高,但同时内心又非常脆弱。

他们渴望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而一旦受到怀疑和否定,就会表现出攻击性。

简单来说,高度敏感者倾向于对负面信息内向归因,于是常常导向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冒名顶替综合征」。

举个栗子: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高度敏感者往往容易「剖析内心」,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做得不好?」

长此以往,哪怕自己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也会在内心里隐隐觉得:

这些成就好像不是我应得的……我真的配得上吗?我会不会被别人「揭穿」?

而隐性自恋者呢,则倾向于对负面评价外向归因,并导向愤怒、执拗和反击。

比如: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隐性自恋者往往会认为「不是我的错,而是世界的错」「是你们不理解我」,从而,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表现出攻击性。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在于:隐性自恋者不相信这个世界,从根本上抱持着一种防备心,与此同时,他们不愿意跟别人共情。

这就导致了:他们并不是真的敏感,而是冷眼旁观的同时,懂得如何去「迎合」这个世界,表现出共情的样子。

而高度敏感者呢,他们是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也愿意敞开胸怀去理解别人、帮助别人、跟别人共情,让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

也正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个世界,所以才更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高度敏感者,在这个世界里,应该如何尽可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呢?请看下篇:

THEEND

#心理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