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进补的季节,再加上天气逐渐变冷,很多人的饮食较之前更加滋补,肥甘厚味的食物也吃得更多。
这样一来,脾胃很容易超负荷,进而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上火、口臭等不适。
对于以上不适,除了按医嘱治疗、服药外,大家还可以按按以下穴位~
胃俞穴
取穴: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图源 / 网络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刺激它可对胃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刺激时力度可稍重,以能忍受为度。
如果你吃饭不香,或消化不好,或胃脘痛,或是患有慢性胃炎,可在饭前或饭后按按胃俞穴。坚持一段时间,可得到改善。
Tips:配合脾腧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一起按更好,可达到健脾和胃、助消化之效。
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在前正中线,脐上4寸。
中医认为,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即经络中气血最充足的地方),被认为“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简单来说,中脘穴是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穴位,它主要有以下作用——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对于实性胃痛,刺激中脘穴可护胃、止胃痛;补充胃中阳气,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帮助排便;疏调脏腑、理气和胃、行滞消食。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脘穴保健、应急都管用。
注意:按压中脘穴时,力度要柔和而渗透;按压时间,在辅助治疗胃痛时以疼痛缓解为度,日常保健可以配合关元穴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3次。
内关穴
取穴:内关穴在腕横纹中央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穴既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
注意:按压内关穴,在治疗胃痛时以疼痛缓解为度,在日常保健时,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按压3次。
足三里穴
取穴:站立位,足掌放平,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四指并拢自然下垂,中指尖所指即为此穴。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拉不出,有的人止不住。若短时间如此也就罢了,常年总这样,就要考虑是慢性泄泻了。
慢性泄泻多见于脾胃虚弱者和老年人,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而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因此,按压足三里穴可辅助治疗慢性泄泻。
此外,艾灸足三里,也能起到健脾益胃、温肾固涩止泻的作用。该法也可应用于居家自疗。
大陵穴
取穴:位于手掌和手臂交界处,当弯曲手腕时,在腕部会出现横纹,第2条完整横纹的中点,两肌腱之间便是此穴。
大陵穴为心包经腧穴和原穴。心包经“历络三焦”,大陵穴本性属土,因此,大陵穴可以泻脾胃之热,辅助治疗心脾之火上攻所致的口臭。
操作方法: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个人能耐受为度。
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当然,按压以上穴位,虽然效果良好,但多是应急、辅助治疗或日常保健,难以治本。如果你身患疾病,仍需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