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西宁市开车去往拉萨,通常有两条国道线可选择,一条是东线,先走214国道再接317国道,这条道路海拔变化不是很陡,沿途也更“繁华”些,是很多自驾旅游者的首选;另一条是走西线109国道,这条道相对艰苦,除了偏远荒芜外,海拔攀升也特别急,从格尔木市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32公里仅2小时的路程,海拔从2800米急升到4800米,让很多人避而远之。
我们这次打算走西线最难的一部分,开着三款混合动力车型做一次挑战,从格尔木直上可可西里,挑战2小时2000米极限海拔差。这其中,不光是人要面对高海拔区低氧、低大气压的考验,三款混合动力车,也一样面临空气含氧量下降、低大气压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家都知道,高海拔低氧对发动机动力影响较大,因为汽油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少了自然加速就乏力,即使现在发动机进入电控时代,电脑会识别出低海拔地区,并相应增加喷油量,但毕竟没有氧气的话,汽油再多也意义不大,所以普通汽油机到了4000米海拔以上,加速明显感觉会乏力,大概会有30%的动力减弱。
我们开着凯美瑞双擎、威兰达双擎、雷凌双擎,从格尔木往可可西里,一路往高海拔爬,会感到发动机声音明显清晰一些,因为缺氧加上爬坡,发动机经常得工作在高转速区域,音调会高些。但加速力量感觉没有明显减弱,毕竟双擎车型加速时更多依靠电动机出力,而电动机并不会受低氧影响,所以,一路加速超车显得很轻松,尤其凯美瑞和威兰达双擎,基本感觉不到有动力方面的明显下降。
随着海拔在快速变化,我们车队里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感到各种身体不适,普遍出现心跳加快,气喘等高反症状,这是低氧造成的,但其实,高海拔下的低压更让人难受。
压力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以广州为例,市中心区海拔约100米,大气压力是100KPa,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里4800米的玉珠峰冰川观景点,大气压力会降到51.0KPa。这50KPa的压力差,相当于在大拇指盖上放1斤重物产生的压力,或者是在一个下水井盖上放5吨重物,这个压力相当大。
到达可可西里后,一行人好多头疼欲裂或出现反胃、耳鸣等,即使吸氧也得不到缓解,主要是身体里外的压力差短时间不能平衡导致。其实,汽车上不少电子元件也在经历这种压力差折磨,比如电容、功率晶体管,以及电动或者混动车的电芯等。
看看下面这张图,就大概理解了压力差对电子器件的影响。某些手机用的软包电芯,通常都是常温常压下密封包装,但到了高海拔地区,因为出现压力差,电芯就出现膨胀现象。实际上,软包电芯里正常也没有空气,只是锂电池电芯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在快充及过充情况下,会逐渐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在高海拔地区就更容易让电池外包装鼓胀变形,从而影响电芯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不少电芯,从软包电芯往硬壳电芯过渡的原因,像特斯拉的18650电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都是硬壳电芯,我们此次驾驶的广汽丰田三款双擎混合动力电池,用的也是硬壳电芯,其实,丰田早在十年前也就是第二代普锐斯的时候,就使用硬壳电芯,虽然这会让整体体积略大、电量密度下降,但应对高海拔地区的压力差,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电池耐用性和稳定性大有裨益。
汽车电子元件中,电容和功率晶体管,则可能会因为空气稀薄而被击穿,从而影响正常功能。所以,可可西里地区,也是众多汽车厂家的高海拔测试区域,沿途我们就看到不少伪装车,据说,这里沿途正在建充电网络,满足一些电动车的测试需求。
三款双擎车,经历了去程从低到高,返程再从高到低的海拔差变化,双擎系统的各种模式切换完全没问题,电池正常充放电,行驶效果平顺流畅,很显然,三电系统的电子元器件也经受住了考验。其实,丰田双擎车型销售了23年,全球卖出了1600万多辆,这些车奔跑在全球各个角落,包括高海拔地区,开发时早就做过测试。只是我们这次亲自验证,写给大家看时心里更踏实些。
爱拆车的老粉们应该知道,我们在2018年冬天做了三代凯美瑞双擎在中国冷极村的极寒测试,在零下42度的晚上,凯美瑞双擎冻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次启动成功,并且双擎各工作模式低温下毫不受影响。那时候我们的结论是,不需要把广丰双擎当作特殊车型去对待、去照顾,就像普通汽车一样,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后来,我们又在一年中最热的8月,去到吐鲁番的火焰山,在太阳直射温度60度,车厢内气温57度的环境下,测得动力电池温度只是43度,远比想象中要低。即使我们采用极端的驾驶方式,电池温度也只是在42-49.8度之间变化,一旦达到49.8度,电池风扇就会为其降温,这样的温度其实处于电池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所以完全不影响双擎系统正常工作。
那经历了极寒、极热,还有这次极限海拔差测试,我们发现双擎混动系统始终工作很稳定,没有出半点差错,和我们在广州常温下使用并没明显区别。至此,我们很确信广丰双擎车型足以胜任全中国各种地域高低、各种气候冷热的环境,还是那句话,不需要照顾它,该怎么用就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