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武帝后代之一,竟助推曹魏代汉,还是司马懿掌权的大恩人

2020-11-10新闻16

原标题:汉武帝后代之一,竟助推曹魏代汉,还是司马懿掌权的大恩人

三国时代,曹魏代汉与高平陵之变是两件划时代大事,前者代表东汉灭亡魏国建立,后者代表魏国将亡晋国将兴,尽管这两件事相差近三十年,但同时参与两次政变的人并不少。不过,其中一人非常特殊,他的身份是汉武帝刘彻之后,不仅高度参与曹魏代汉,取代同宗的汉献帝刘协,还是司马懿掌握大权的关键推手。作为汉朝皇族之后,为何他要帮助曹魏代汉,又为何在曹睿临终之前力荐司马懿辅政?

此人叫刘放,汉武帝刘彻第三子燕剌王刘旦之代,一生经历非常的“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就前去投奔他。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击败强大的袁绍与袁术,一统北方大势已成,刘放就劝说王松早日投降,“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早点投降的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先就要灭亡,“将军您应该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去与他结交”。随后,王松依计行事,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附了曹操,其中还夹杂了刘放替王松书写的“投降书”,书信文辞很是华丽,让曹操非常欣赏,又听说刘放劝说王松投降,于是更加看重刘放。

第二年,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曹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

之后数十年,刘放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秘书郎、中书监加给事中等,与刘放任职差不多的是孙资。用今天的话说,这些职位就是“机要秘书”,而中书监机则是要秘书的最高官位。

汉朝时期,中书监属于内廷宦官机构,主要是整理宫内文库档案,曹魏之后中书逐渐不拘于宦官,起用了很多士人,成了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称中书监,次者称中书令。曹丕时期,考虑到尚书台权势日重,威胁到了皇权,于是曹丕提高了中书监的地位,让之能与尚书台分庭抗礼。至魏明帝曹睿时期,中书监、中书令已经位高而权重,成为实质上的“宰相”。当时,以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一同掌握机密,由于刘放擅长写书信和檄文,所以曹操、曹丕、曹叡的诏命文书多出自刘放。

在历史上,皇帝秘书机构变成实质丞相机构的案例还有不少,最典型的是明朝内阁制,一开始内阁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清朝的军机处,后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演化为丞相机构。

众所周知,秘书是领导的影子,必须深得领导信任才行,刘放、孙资一直担任领导秘书,说明他们深得曹氏家族信任,必然高度参与了曹操、曹丕等的一系列谋划。史书上没有记载刘放、孙资在曹魏代汉中的详细言行,但以他们的职位来看,必然是深度参与了这一次政变。

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同加散骑常侍,刘放进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

233年,刘放以笔为兵,一度捉弄了诸葛亮、孙权。当时,诸葛亮与孙权准备联合攻魏,魏国侦察兵截获孙权一封写给诸葛亮的书信。刘放拿到书信之后,改写了信中言词,却又确保了上下文相衔接,最终将信件改作写给魏征东将军满宠,表现出孙权想归顺魏国的意思。之后,魏国将信件封好送给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相信我们不知道,但诸葛亮将信抄给吴将步骘等人,孙权看到后,怕诸葛亮怀疑他的合作诚意,费力做出解释。

除了劝说王松投降之外,改信离间蜀吴是刘放立下的第二次军功。这一年,刘放与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又一次升官加爵,曹睿对他们更是信任有加。

238年,曹睿病重,自知命不久矣,就着手安排后事。但曹睿面临问题非常严峻,因为曹睿三个亲子全部夭折,只有两个养子曹询与曹芳,而曹询9岁曹芳8岁,年纪都非常小,因此曹操必须需要可靠的挑选辅政大臣。

曹叡病危期间,原本打算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只是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曹宇是曹操之子曹睿叔叔,曹叡年少时,颇与曹宇亲近,即位后宠幸曹宇,赐予王位。

而夏侯献(夏侯惇之孙)、曹肇(曹休之子)、秦朗(曹操继子)与刘放、孙资有矛盾,由于刘放、孙资长期掌握国家机要,夏侯献、曹肇心中忿忿不平。一天,殿中有一只鸡飞上树,两人互相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刘放、孙资担心后患,于是私下离间他们与曹睿关系。

临终之前,曹睿召刘放、孙资密室问计,先问曹宇为何要推辞,两人回答是“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就是说,曹宇自认能力不足,所以才推辞不就。肯定了曹宇品德,却否定了曹宇能力。

曹睿又问:“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吗?”刘放、孙资随即表示赞成,随后两人又极力劝说曹睿立即召回征讨辽东的太尉司马懿。曹睿接受了他们建议,让他们书写诏书命令司马懿火速返回,但不久之后,曹睿又改变了想法,下诏制止司马懿不让他来。

但之后曹睿又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太尉,而曹肇等人反让我止住他,几乎败坏了我的大事!”应该是之后曹肇等觐见了曹睿,并劝说曹睿不要重用司马懿,但刘放等人日常离间谗言起作用了,曹睿对曹肇等已有成见,所以最终任命曹爽、司马懿为曹芳辅政,而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官职全被罢免,注意是官职全免,不单是退出辅政人选这么简单。

《魏晋世语》记载:“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叡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

让刘放、孙资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两人是曹爽、司马懿的大恩人,但曹爽专权之后,“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刘放也只是空有一个显赫名头。而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孙家子孙顶多位进太守,刘家子孙仅仅位进越骑校尉、骑都尉、郎中等中低级官职,并没有进入司马氏代魏的功臣序列,司马懿父子对这两人并不领情。

可以说,没有刘放、孙资,就难有司马氏代魏与五胡乱华,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一个走向。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楚汉#君王皇帝#刘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