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田保姆” 种地好帮手(经济聚焦)

2020-11-10新闻36

核心阅读

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农业生产托管应运而生。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个,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

农业生产托管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家有三五亩地,在外打工,没时间耕种;智能农机作业效率高,可小户经营,购置一整套设备划不来……当前,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却不得不面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托管应运而生。一家家“田保姆”服务田间,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有利于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

这段时间,江苏省泗洪县的晚稻收割临近尾声。整个收获期,陈圩乡王岗村村民杨豹不慌不忙,在周边市区接了好几单泥瓦活。“家里有12亩水稻,一亩花上50元,合作社连收带运,啥都不用操心。”

“早稻一般4月底就要开始育秧,移栽后一个星期之内,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晚稻在霜降前后就要陆续开始收割了……”今年,泗洪县四方农机合作社的托管服务面积扩大到了8000亩,给邻近几个乡镇提供社会化服务,哪个节点该干什么,合作社成员清清楚楚。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目前,我国有承包耕地农户数2.07亿,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总数的5%。

“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小农户占大多数这个情况,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将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让小农户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同时,发展生产托管也有助于破解当前土地流转的地租难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目前,各地农业生产托管有多种模式,包括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多种服务主体,各环节服务贯穿产前、产中、产后,覆盖大宗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等。在江西省上栗县,不少农户选择了“保姆式”全托管或“菜单式”半托管,当起了“甩手掌柜”。“托管服务能‘点单’也能‘包席’,太方便了!”杨坊村村民李其收说。今年,他选择了10项服务里的旋地、播种和植保等环节服务。

顺应市场趋势,农业生产托管加快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个,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达8.6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专业服务,推动生产经营效率提升

走进安徽省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水稻田里机声隆隆,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在前头一垄垄收获,秸秆打捆机紧跟其后,将秸秆直接压缩成捆。

每年收获季,如何处置成堆的秸秆是种植户的挠头事。作为当地的“田保姆”,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先后购置秸秆打捆机、粉碎机械10台套,及时推出秸秆回收加工服务项目。

“托管服务就是要瞅准农户需求,帮助增产增收,才能体现咱们的优势!”平东林介绍,除了秸秆回收,合作社还为大伙统一团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一年下来户均节省种植成本25%以上。去年,合作社牵头和托管户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5000亩水稻和小麦订单,对订单种植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亩均增收150元。

张天佐介绍,通过服务组织集中采购、集成技术、标准作业、统一服务、订单收购等,能充分发挥农机装备的作业能力和分工分业专业化服务的效率,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和生产作业成本。根据农业农村部对19个省份共875个托管案例的定量分析显示,农户采取全程托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麦每亩节本增效356.05元,玉米每亩节本增效388.84元。

今年春耕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湖南、江西等地重点支持早稻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等环节的生产托管,大幅减少了农民集中下地,抢抓农时,实现了增产增收;山西省万荣县托管麦田化学除草、病虫害统防统治环节,亩均减少农药用量20%—30%。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断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潜力。“作为供销合作系统,发挥好流通优势,依托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开展各环节全程服务,并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助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刘进喜说。今年1—7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亿亩,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多环节托管服务2.06亿亩次。依托服务主体,去年全系统还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2万人次。

补齐短板,提供多元化社会化服务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对生产托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专家指出,当前,农业生产托管仍面临服务主体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宽、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行业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去年底,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发了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促进供需对接、资源整合。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也纷纷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随时了解托管服务的进程和详情。我们还在不同区域建立起试验示范田,组织召开苗期、测产等现场会,让农户亲眼见证托管地块的播种方式、出苗率、田间管理、产量指标等。”辽宁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卓介绍。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分析,我国农业比较效益相对偏低,部分小农户对社会化服务支付能力不足,尤其是对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增收效果不明显但外部经济性较强的作业服务,支付意愿不强。面对众多分散的小农户,服务主体的组织和作业成本也相对较高,成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双重制约。

“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从农民不愿意干、干不了或干起来不划算的环节入手,并不断创新机制,探索融资、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农户多元化需求的无缝对接。”张天佐建议,还要引导各类服务主体积极与相关院校开展科研和人才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

今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5亿元,通过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在29个省区市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支持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张天佐介绍,项目受益对象主要聚焦小农户,要求小农户受益资金比例或为小农户服务的面积不低于60%;补贴要补到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同时鼓励探索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补贴方式。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0日 12 版)

#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