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七届GZDDW丨放射损伤与防护分会顺利举办
2020年11月7日,第七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的放射损伤与防护分会场暨肿瘤放疗天员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
上午9点会议准时召开,由我院放疗科主任郑坚进行开幕致辞: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每年11月的第二个周末固定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品牌学术论坛——消化道疾病周,至今已经走到第七届。尽管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学术论坛,但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2007年移交给中山大学的短短13年间,中山六院已经发展成为在消化道领域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医院,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六院的腾飞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郑坚主任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郑坚主任作开幕致辞
放疗分会场第一节主持人为我院放疗科万香波副教授,第一位开讲嘉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樊赛军教授。樊赛军教授一直专注于肠道菌群和辐射损伤的机制研究,在本次演讲中给我们带来了题为《放射损伤防护与救治研究新进展》的演讲。
▲第一节主持人:万香波副教授
樊赛军教授通过在线视频,聚焦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研究热点,为我们讲解了外泌体和肠道菌群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樊教授介绍到,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产生和释放外泌体,肿瘤细胞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也会释放外泌体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只有短时间辐射照射的小鼠产生的外泌体能产生辐射防护效应,而长时间的照射后产生的外泌体则会加重组织损伤”,揭示了外泌体存在时空调控规律。类似地,肠道菌群也可能产生辐射防护影响,“尽管肠道菌群移植不影响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但有助于肠道损伤的快速恢复”。目前的研究进展表明肠道菌群与辐射损伤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诊断工具和治疗靶点,辅助肿瘤放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的诊治与防护。
▲樊赛军教授《放射损伤防护与救治研究新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佳副研究员给我们介绍第二节的主讲人——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主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军平教授。王军平教授作了题为《放射损伤后血小板快速再生调控研究》的主题演讲。
▲第二节主持人:肖佳副研究员
放射治疗容易引起骨髓抑制,而骨髓造血障碍所致出血与感染是放射损伤的主要症状和死亡原因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放射损伤后血小板的快速再生机制,王军平教授同样地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放射电离辐射导致血小板持续低下的内在机制。电离辐射引起造血微环境ROS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细胞ECs凋亡及分泌功能减弱,“这背后涉及两条重要途径:一是造血干细胞HSC及幼稚MKs数量减少引起血小板恢复缓慢;二是MKs分化成熟及产板障碍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导致辐射后血小板持续低下。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解释清楚之后,王军平教授再由浅入深地讲述血小板快速再生调控的分子机制,引发会场的热烈探讨。
▲王军平教授《放射损伤后血小板快速再生调控研究》
紧接着,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鞠怀强副研究员为大家介绍第三位主讲人——中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副所长刘青杰教授,邀请他作题为《医疗活动中的辐射防护问题》的主题演讲。
刘青杰教授首先介绍了从事医疗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总体辐射情况和检测结果:目前我国有近7.8万家放射诊疗机构,据2019年统计接触人工源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达394436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逐年提高,人均年剂量逐年下降。然而,放射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辐射健康风险仍不容忽视:放射工作人员可能出现染色体畸变,眼晶状体浑浊,患全癌的风险增高,内皮功能损伤或障碍等。患肿瘤风险大小与工种、个人有关,比如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比男性高。关于如何防护,刘青杰教授强调,应当坚持辐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最优化、剂量限值。“对于放射卫生机构,要继续抓好放射卫生检测项目、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加强研究,探索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敏感生物标志物,要高度重视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工作人员防护。对于工作人员自身,则应当提高个人辐射防护意识、做好防护、定期参加工作人员体检”。
▲第三节主持人:鞠怀强副研究员
▲刘青杰教授《医疗活动中的辐射防护问题》
会议如火如荼地进行,暨南大学药学院何蓉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放射医学系主任王嘉东教授。王嘉东教授为现场带来题为《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和治疗》的学术讲座。
演讲伊始,王嘉东教授提出科学问题:为什么临床上有些肿瘤病人对放化疗敏感,有的病人却存在抗性甚至出现肿瘤进展?基于此,王嘉东教授着眼于DNA损伤及其修复机制是如何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疗效。在辐射损伤中,MRN复合物可感知双链断裂的DNA损伤,切割DNA断端形成黏性末端,进而启动同源重组(HR)损伤修复。有趣的是,王嘉东教授发现,MRN复合物的 “剪刀手”功能依赖于C1QBP蛋白的“魔法画笔”角色——正常情况下,C1QBP抑制MR复合物核酸酶活性和DNA结合能力,保证基因组稳定性;当基因发生双链断裂时,C1BP1从MR复合物中解离,促使NBS1蛋白结合形成MRN复合物,从而启动DNA损伤修复进程。以团队新近发表在《PNAS》的KLHL22调控肿瘤浸润微环境中T细胞胞内PD-1泛素化降解从而影响肿瘤免疫的学术成果为例,王嘉东教授特意为在场的研究生同学精辟总结了研究思路和方法,获得现场的好评如潮。
▲第四节主持人:何蓉蓉教授
▲王嘉东教授《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和治疗》
茶歇过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张力元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自噬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
放疗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我们的大脑就像水迷宫一样”,张力元教授打趣到,“通过全脑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认知功能损害模型,使用米诺环素进行干预后发现米诺环素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发挥辐射防护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米诺环素通过诱导自噬来保护辐射损伤的HT22细胞,相反地,抑制自噬则会加剧HT22细胞的辐射损伤。“自噬对辐射损伤的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助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张力元教授最后画龙点睛般的总结,获得会场的阵阵掌声。
▲张力元教授《自噬在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接下来,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秦启元主治医师带来题为《放射性肠道损伤的规范化诊治》的讲座。秦启元医生指出,我国每年新增盆腔恶性肿瘤约73万,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约20%~60%接受放疗,而接受放疗的患者约5%~20%容易发生慢性放射性肠损伤CRP。目前放射性肠道损伤的诊断尚缺乏“金标准”,在治疗决策方面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的保守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秦启元医师提出未来肠道微生态、药物、外科理念、人工智能等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放射性肠炎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
▲秦启元主治医师《放射性肠道损伤的规范化诊治》
我院放射性肠病专科马腾辉副主任带大家进一步探讨《放射性肠损伤晚期并发症外科治疗》。马腾辉副主任的演讲由两个晚期放射性肠损伤病例引出,讲解了治疗决策的制定、手术难点与对策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治疗决策的制定原则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马腾辉副主任建议,“要综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放射性损伤所处阶段,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晚期并发症则需尽早手术干预”。演讲末尾,马腾辉副主任还专业讲解了CRP晚期并发症的手术难点,介绍了切除吻合原则、妇瘤CRP手术优化、改良Parks术、PE-Bacon术、腹腔镜技术等对策。对于CRP晚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管理,马主任强调了加速康复外科(ERAS措施)的优势,赢得现场专家的一致赞赏。
▲马腾辉副主任《放射性肠损伤晚期并发症外科治疗》
会议接近尾声,我院病理科范新娟副主任进行了题为《放射性肠损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的压轴演讲。范新娟副主任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小肠和结肠正常组织学结构、放射引起的肠道病理改变和发生机制、以及肠道干细胞的修复作用,不失为一场精彩的病理知识盛宴。范新娟副主任自豪地讲到其所在的整个团队过去一直、未来也将坚持投入到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中,这也是对中山六院放射性肠损伤学术带头人王磊教授的深情缅怀和精神传承!
会议最后,万香波副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万香波副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在放射损伤与防护学术上的研究进展以及主题选择,并再次致谢不辞辛劳、线上线下与会的学界同仁。他希望来年大家相聚,仍有这样精彩的思维碰撞,引领我们新一年的学术探索。第七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的放射损伤与防护分会场暨肿瘤放疗天员论坛最终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童秋婷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图、文/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