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11月9日电 “不止是贫困户,下一步还要让金桔村全村人民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好的生活。”张宜发说,想实现稳定脱贫,找准目标,发展后续产业才是切实可行的法子。
2017年,在浏阳市纪委监委工作的张宜发被派驻到浏阳沿溪镇金桔村,任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后,张宜发用真情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一户户上门走访,将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一一摸清。三年来,在多方的努力下,金桔村的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已全部顺利脱贫。
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依托产业扶贫走出致富路
好日子是什么样的?三年前,金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冬生想,好日子就是出门路好走,还清债,修新房,不再为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费发愁。
如今,三年过去,他所期盼的好日子真的来了。站在他家的花炮底座加工厂门口,视野范围内,新修的路面整洁宽阔,自家的房屋已翻新,他也不用再为家里的债务和儿女读书的费用烦心……谈起现在的生活,李冬生大发感慨:“如果不是镇上、村上和张宜发书记对我的帮助,我哪里能两三年就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
2017年,张宜发来到李冬生家时,李冬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母亲患癌逝世,留下了为治病欠下的十几万元债务。随即,他本人也被查出患有重病,沉重的医疗费用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了解了李冬生的情况后,张宜发下定决心要帮他们一家改变现状。扶贫先扶志,当时的李冬生情绪低落,张宜发便多次上门开导他,在关心他身体状况的同时,更关心他的精神状态。在一次次的谈心后,李冬生终于开始振作精神,决心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开始新的生活。
“我准备和朋友合伙做花炮底座加工,现在就是缺少启动资金。”没过多久,李冬生给张宜发打来了求助电话。听到他的打算,张宜发立马找到浏阳农商银行沿溪支行,多次上门商谈,最终为李冬生争取到了小额信贷5万元。
资金到位后,张宜发又帮助他对招工、原材料、加工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完善,还联系了沿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帮李冬生与本地烟花企业牵线搭桥,打开销售渠道。在沿溪镇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镇上一家烟花公司表示愿意将他们厂的花炮底座承包给李冬生加工。凭借着勤勉和诚信,李冬生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订单也越来越多,2019年他的加工厂纯收入便达到10多万元,不仅自己摘掉了“穷帽子”,还帮助周边部分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获评“浏阳市脱贫示范户”。
“输血”加“造血” 促进小家庭与大产业精准对接
11月5日,落日余晖散尽,金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傅胜国和妻子吃过饭后,开始沿着入户路散步,“这几年,我们村的路越修越好了。”道路未硬化前,傅胜国家的入户路就是一条泥巴小路,一遇到大雨,路便泥泞难走。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时,张宜发就走遍了全村各个角落,他发现金桔村的道路亟待硬化。修路,便成了他想为金桔村做的第一件事。
为了争取项目资金,张宜发多次跟沿溪镇政府以及后盾单位市纪委监委等进行汇报。在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三年过去,全村共有8公里的道路实现水泥硬化。
新的入户路让傅胜国欣喜不已,而更令他欣喜的是自家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前几年,儿子身患重病不幸离世,女儿又没有劳动能力,70多岁的傅胜国重拾种菜、养鱼的老本行,撑起整个家。
为了帮助傅胜国一家,张宜发除了经常上门看望之外,还和金桔村的村干部一起当起了“推销员”,发微信朋友圈给傅胜国“打广告”,帮助他开拓销路。“靠张书记他们的帮扶,我养的一千多斤鱼不愁销路,今年我又扩大了规模,还养了13只猪,年底卖出去到时候又是一笔收入。”傅胜国高兴地说。
贫困是一个结果,导致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如何改变村民的贫困境况,做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输血式”的救助能够雪中送炭,而通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这样“造血式”的帮扶则能够“强筋壮骨”。
为此,沿溪镇指导有条件、有发展产业项目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致富带头人,并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托蔬菜种植、绿色养殖、特色小水果、无公害水稻等特色产业,编制了种植、养殖、产业“菜单”,贫困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需“点菜”,促进了小家庭与大产业精准对接,有效增强了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沿溪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3户、1169人,2017—2019年实现脱贫360户、1119人,截至目前,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故事
螺丝饼里的致富经 贫困户用老手艺创造新生活
凌晨四点多,汤亮已经起床钻进工作间。粗壮的双手将做螺丝饼要用的面粉和好,然后将花生、黑芝麻、白糖、葱油、红糖等按比例调好馅料……灯光透过氤氲的雾气,映照着他额头上的汗珠。
汤亮今年35岁,是沿溪镇花园村村民。原先,一家四口的生活和顺又美满,但两个孩子忽然接连患病,高昂的治疗费用一下子将这个家庭拖入谷底。2014年,汤亮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然是贫困户,但我们夫妻俩相信,有一天肯定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帽子。”汤亮有志气,也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打倒。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孩子,原本在外打工的夫妻俩也回到了家乡。
如何重新开始?汤亮和家人进行了一番研究,最后他决定拾起自己家里的老手艺——螺丝饼。“我从小便跟着父亲在饼房里转,做螺丝饼也是我家祖传的手艺。”谈起螺丝饼,这个腼腆的中年汉子也打开了话匣子,“但随着机器的普及,手工螺丝饼渐渐退出了市场。而且手工做饼成本太高了,慢慢地,好多人就丢下了这门手艺。”
2015年,拿着家里仅有的1500元积蓄,汤亮采购了第一批原材料。按照原有的工艺做成的第一批螺丝饼出炉后,汤亮满怀憧憬地担着去集镇上卖,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老式的螺丝饼个头太大,包装不好看,买的人很少。”随即,汤亮决定对老式的螺丝饼进行改良,对饼的大小、馅料都进行了升级,包装也采用了如今最流行的简约包装。
松脆酥香、内馅丰满,个头小巧又包装精美的螺丝饼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市场的青睐。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2015年末,汤亮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承载着汤亮致富希望的螺丝饼,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他萌生了想要发展壮大螺丝饼产业的想法,“我能依靠这个饼脱贫,是不是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
2017年,在镇村干部和驻花园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汤亮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扩大了生产规模,建起了新厂房,还聘请了10位工人帮忙,其中5个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在占地200平方米的厂房内,齐整的消毒设备、生产机械,保证了汤亮家生产的螺丝饼既口味佳,又卫生安全,“我们的饼已经通过食品安全审核,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工厂证照俱全。”汤亮说,他们不仅申请注册了商标,还注册成立了浏阳市沿溪镇红鑫食品厂。
虽然建起了厂房,可汤亮仍坚持使用手工做饼,他说,坚持老手艺不仅能打响产品品牌,还能让顾客吃得放心。如今,在厂里工作的贫困户也已全部脱贫。望着手中酥脆的螺丝饼,汤亮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刘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