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共建、共融、共治、共享让这里从“最丑”变“最美”

2020-11-09新闻17

原标题:共建、共融、共治、共享让这里从“最丑”变“最美”

两年前,这里垃圾成堆、蚊蝇滋生,小、散、乱业态扎堆,违建挡路,居民都绕着走。两年后,这里老式的红砖建筑内外、院落空间里装饰着钢板、石油管道、钻探井等工业元素,既保留了时代记忆,又为居民的现代生活提供了舒适空间。短短两年,北京海淀区的一座石油大院西北角的平房区从“全院最丑”变成“全院最美”。从“最丑”到“最美”,是街区、园区、校区、社区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成果。

在北京,变美的不止这一个大院,一个平房区。在“党建引领、四区联动、多元参与、协调共治”理念的引领之下,随着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许多曾经脏乱差的“陋巷”变成了干净美丽的 “靓街”,垃圾遍地、狭窄逼仄的胡同变成了鸟语花香的花园,道路更顺畅了,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宜居。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保护了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老得优雅,旧得有味,新得精致,住得舒坦”。环境正在悄然蜕变,城市“颜值”全面升级。

这些变化, 首先得益于环境的疏解整治。市委市政府注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牢牢把握首都的城市定位,提出了街巷整治的具体目标: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的“十无”,加上创建文明街巷的“一创建”。把整治重点放在依法依规治理困扰城市发展的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等痼疾顽症,恢复城市的秩序。经过一系列的拆违整治,让街巷得以重见天日,胡同大院焕发出生机活力。

其次,这些变化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关部门以民生难题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抓手和切入点,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回应社会关切,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手抓疏解整治,一手抓“留白增绿”,合理规划布局,让有限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满足居民对于购物、停车、休闲、如厕的需求,让逼仄的小巷呈现大格局,让老旧的胡同,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就比如这个大院,经过拆违腾退,老旧平房被改造成集党建、文化、亲子、健康、美食、便民和街区工作站于一体的时尚空间,咖啡馆、书吧、美食空间、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游乐设施等应有尽有,满足了居民的各项需求。

再次,这些变化,离不开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的管理模式。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贯穿着“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充分发挥市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老街坊议事会、居民议事厅、居民会客厅、提案屋等形式,让老街坊们参与城市管理和家园自治,提出意见建议,政府部门充分听取民意,吸收民间智慧,让疏解整治方案更加符合百姓需求,从而更好的得到百姓的理解支持。通过“小巷管家”、“街巷长”机制,让百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共管共建家园。天上有网、地上有格、街巷有长、吹哨有响,打造了城市环境的精细、实时、全方位管理。

让陋巷变成靓街,让旧貌焕发新颜。如今,新一轮的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又紧锣密鼓、提上日程。新一轮治理更注重落实长效管理,注重与疫情防控工作相互促进,与街道工作、垃圾分类工作、物业管理工作、文明行为促进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实现城乡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从“最丑”变成“最美”,一系列变化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底气和温度,带给人民群众是沉甸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李民兵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环境整治#街巷#居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