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明“迁”都,南京,西安还是北京?

2020-11-09新闻17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王朝的统治。

“六朝古都”南京作为当时长江流域第一城市,坐镇江南多风流,远接边疆北域少霸气。

洪武二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地方割据及宋元皇室孤立的教训,诏定诸王国邑与官制,大封诸子,屏藩王室。

从洪武三年起,朱元璋先后分封25个儿子和一个从孙为王。其中如秦王樉,燕王棣,晋王?,宁王权授兵权,驻北方,节制沿边,防御蒙古。另一部分驻内地,如齐王榑,鲁王檀等,监视地方官吏。

为避免权臣擅政,明太祖规定,诸王诸子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和兵清君侧的权力。也怕诸子权力过大,申明“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即分官爵,不分割土地。以保持自己子嗣,血统天下。

另外,江,浙,闽,粤不封,维持中央。明时江浙一带,国家财富来源,京畿重地。闽粤则地远险恶,避免不受控制,鞭长莫及。不像现在粤闽地区不逊江浙一带,京津地区。

明太祖封藩诸子诸王,是对古代制度的继承,对明初加强皇权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诸王子拥兵自重,在“自己的地盘我做主”,为所欲为且行为不法,“枝强中干”,作为南京鞭长莫及,恐藩地合围之势。

洪武二十四年,皇太子朱标受朱元璋之命巡视陕西。太子朱标此次去陕西,主要为了勘探陕西地形,解决朱元璋定都之事。

朱元璋是在应天称帝的,可是都城一直未正式确立下来,仍在考虑之中。洪武二年,当汴梁改为北京,陕西平定,北方诸县相继攻取以后,定都何处之事又再次被列为议事日程。长安险固难攻,洛阳位置适中,而临濠又是朱元璋的故乡,这三个地方都有作为都城的理由。朱元璋在反反复复斟酌权衡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于十一年正式确定应天为都城。尽管如此,由于西北的边患,元的侵扰,朱元璋又想起了长安,洛阳地理位置的险固和适中的优越性,于是便命太子朱标巡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以确定是否以长安为都城?

太子奉命前行,回来献上陕西地图,不幸染病,他在家中还屡次提出关于建都的建议。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抱病而终,迁都长安之事搁置。这一个历史转折,在于太子“疫病”,若不然太子继承皇帝迁都长安,屯兵燕京的朱棣便不敢造次,有以后的“靖难之役”!作一句打油诗“二十五年太子殁,二十五子多变幻。”

从这个环节看,明朝的江山可以说成南京和北京到底哪个城市适合做都城?如果太子朱标不死,迁都长安,没朱棣什么事。可惜的是,因为“疫病”!话说回来,疫病事大,哪个时代都要重视。

后来的历史证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智之举。从此坐定“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一支江山。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即将告成,钦天监奏第二年五月一日为吉日,应御新殿受朝贺。朱棣决定迁都北京,诏示天下,并遣户部夏原吉奉命昭皇太子及皇太孙,限期十二月底到北京。后又下诏,从次年正月起,将应天改为南京。北京为京师,设六部。另铸南京诸衙门信印,加“南京”。南京二字沿用至今1420年起已经600年。

北京宫殿、郊殿的大规模营造是在永乐十四年朱棣决定迁都之后开始的,经过四年的修建终于完成,改建的皇城比原城东移一里有余,完全同于金陵旧制,只比其雄阔。

永乐十九年正月一日,正式迁都北京,十一日大祀南郊,十五日大郝天下,从此北京就成了明王朝的都城。

何等王气霸气?600年前的春节,没有春晚,奠定了北京作为明朝,某种意义也是清朝,民国及我国作为都城的根基。

#明朝#朱元璋#朱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