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梁耀华 临汾报道 在曲沃县东南部紫金山麓有一个充满了诗韵乡愁的村庄,置身于浓厚的诗经文化气息之中,欣赏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品味田园生活……
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已成为众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村”,“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11月1日下午,在位于南林交村的“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来自曲沃县城的高女士练广场舞之余,朗诵起了这首流传千年的经典诗歌。诗歌中的“沃”和“鹄”,都是指现在的曲沃。
曲沃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
高女士所朗诵的诗歌名为《扬之水》取自《诗经·唐风》《诗经·唐风》共12篇,据说都是在南林交、景明一带所创作的因而,南林交村成为“诗经故里”之一。
2016年8月,曲沃县开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奋力推进,集中打造出了16个特色景区。“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的前身——位于南林交村的“诗经故里”景区便是其中之一。
漫步于“诗经故里”景区,以爱情故事雕塑为代表的诗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这些雕塑或是女子含情脉脉注视着专注弹琴的男子,或是手捧书卷的郎君与妻子依偎在一起……
鉴于“诗经故里”景区面积较小,覆盖面不足,“诗经故里”景区将北林交、东明德、西明德、景明等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纳入其中,最终华丽变身为“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
当然,南林交村不只是“诗经故里”,还拥有堡子城地宫院、龙泉寺及千年银杏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堡子城地宫院,利用通道及两间窑洞建成的乡村记忆馆集中展示了当地村民自愿捐赠的200多件农耕老物件和老工艺品。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器物,讲述了晋南传统乡土社会的历史变迁,让游客感受记忆深处的那份浓浓乡愁。
堡子城地宫院最显著的特点是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古堡地道内灯光迷幻,色彩绚丽,陷阱、伏击坑、瞭望孔等防御体系无不透着冷兵器时代群众的智慧。
坐落于南林交村的龙泉寺,是一座元代寺庙。重获新生的龙泉寺,展现出它数百年前的面貌。而在修缮之前,龙泉寺破损得只剩下一座大殿,并且濒临倒塌。曾做钢铁生意的冯才“认养”了这座寺庙,并投入4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使这座元代建筑得以存续。
位于南林交古村落北门附近的一棵银杏树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相传,这棵银杏树为晋国诸侯在紫金山下开设围场御苑时从南方所购,栽植后它在龙底泉水的滋润下长盛不衰。
千百年来,这棵银杏树不仅经历了大自然恶劣气候和环境的磨难,而且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仁人志士抗击敌人的英勇历程。解放临汾时,为了支援前线,当地群众将银杏部分枝干锯掉,制成棺木,盛殓烈士尸骨。
如今,这棵高达16米、树干周长为8.8米的银杏树,伟岸挺拔,翠绿盎然,树冠似青龙腾飞,被称为树中“活化石”。
穿行于南林交村虽已是深秋时节,大蒜培植园依旧绿意盎然,莲藕基地的莲藕依然沉睡在泥土中等待着收获,这里的莲藕皮白如玉,营养丰富。
在山水之间书写时代答卷的南林交村,实现了文化与旅游、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展现了生态之美、田园之美、山水之美,因此先后荣获了“全国绿色村庄”“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多个称号。
置身南林交村游客能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这个静谧小村庄感受诗和远方。(摄影:梁耀华、张云峰,视频:李正辉,苏美文、剪辑:李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