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观众在进博会湖南非遗专题展示馆体验土家织锦制作技艺。 记者 郭立亮 摄
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黄浦江畔,“四叶草”下,极具神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进博会增添柔美隽永,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湖南非遗与北京、上海、陕西、云南等省市非遗交相辉映,向世界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11月7日,记者走进“锦绣潇湘——魅力非遗 湘遇世界”湖南非遗展馆,湘绣、侗锦、滩头年画、菊花石雕、苗族挑花、桃源刺绣……匠心之作、器物之美,令人啧啧称赞,浓浓的湖湘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锦绣之间绣出湖湘万千气象”
“这幅山水,活灵活现,跟我在张家界游玩时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仿佛重回天子山。”站在土家族刺绣展位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代表佐伯岳彦,徜徉“山水”,久久徘徊。他不停称赞:“树叶光影变化,山石层次分明,画作之中有山水的万千气象。”
土家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张绣云介绍:土家刺绣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一根针穿三种同色系线,山水的秘诀藏在“堆绣”针法之中。
“西兰卡普,多么浪漫的名字,原来是一块织锦。”土家族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张甜甜现场演示,广东客商杨炼体验了一把织锦制作。古老的木质纺车、复杂的工艺,让观众对土家族文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土家织锦,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图案丰富饱满,色彩鲜明热烈,有3000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土家织锦首次走上巴黎面料展,在时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张甜甜自信地告诉记者,“进博会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对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一个展示的大舞台,相信更多国内外朋友会关注并爱上西兰卡普。”
“别看这小小香包,可是绣娘一针一线,用时一天绣出来的。”湘西苗绣非遗传承人麻志银身着苗族盛装,拿着一个精美的香包,向几位参观者介绍热烈奔放、古朴素雅的苗绣。展示柜台上,药枕、抱枕、童鞋、饰品等刺绣品琳琅满目,众多观展者爱不释手。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色彩鲜艳,风格大气。您看,这鬅毛针绣出的老虎毛发,就像从肉里长出来似的。”
“侗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遗,有2000多年历史,是展示‘中国女织’的活化石。”
“花瑶挑花汉代以前就兴起,花纹古朴粗犷,色泽明丽,花瑶文化就在这一针一线之中。”
……
记者在湖南非遗展馆看到,湘绣、桃源刺绣、土家族织锦技艺、侗锦织造技艺、大布江拼布绣、土家族刺绣、湘西苗绣、花瑶挑花、苗族挑花,9个锦绣类非遗代表项目互相媲美,向海内外嘉宾和客商展示湖湘文化魅力。
“非遗大融合,湖南真会玩”
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叶罐,盛着安化黑茶。一个薄施淡染,一个饱满醇厚。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上海客商王显听说,醴陵釉下五彩瓷和安化黑茶两个国家级非遗瑰宝联袂,打造了瓷茶融合产品。如今,进博会上一见,果然令人倾心。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制茶大师刘杏益请王显落座,沏一杯安化黑茶,讲起茯砖茶的制作技艺。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申彬,拿出小巧精致的坛坛罐罐,满脸傲娇。
“客户有高端消费需求,我们公司有意向订制这样的瓷茶融合产品,希望两位老师携手设计。”王显提出初步设想,三人相互添加微信好友,计划进博会后进一步落实。
申彬告诉记者,今年她还与浙江嵊州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成携手,打造出了“瓷竹”跨界产品,计划投入市场。
扇面、布帕、纸片上,秀丽纤细、柔韧相和的女书作品散发出袅袅韵味。女书习俗非遗传承人李爱莲现场书写,吸引观展商驻足欣赏。
女书在李爱莲手里,不只是可观的艺术品,还是可以丰富美好生活的饰品、日用品。李爱莲的女书作品与金属结合,成了一枚枚漂亮的挂饰;与毛毡融合,变成漂亮的书签;与瓷器碰撞,就成了寓意吉祥的礼品茶壶和摆件。
李爱莲告诉记者:“以前女书是女性专用文字,现在非遗跨界、非遗大融合,给女书艺术创造了新的生命力。”
在进博会上,李爱莲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很多外国展商认识了江永女书文化,还有北京、深圳、福建等地的文化企业有意愿与我们合作开发产品,女书越来越被市场关注和喜爱。”
“非遗大融合,湖南真会玩!”甘肃日报记者齐兴福“打卡”湖南非遗展馆后,不禁发出这般感慨。他热情邀请展会现场的湖南14个非遗传承人也来甘肃非遗展馆,看看湖南非遗与甘肃非遗,能不能擦出新火花。(记者 孟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