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握力是健康风向标,还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病!手劲儿小,衰老快

2020-11-08新闻20

手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拿东西、吃饭、写字等,我们通过手可以做很多不同动作和活动。实际上,手不仅仅能完成生活中必须的动作,还能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医学快讯》网站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握力的强度或大小,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衰老程度,甚至可以诊断某些健康状况,例如心脏病和癌症。

手劲儿小,心脏病和癌症等风险高

《医学快讯》网站上发布的这项研究表明,与同性别和相同年龄段的人相比,握力低于平均水平与心脏衰竭风险增加有关,较低的握力表明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良变化。此外,握力较低还是因心力衰竭入院的强有力预测指标。此前,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对5000名成年人进行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握力最强的人拥有最健康的心脏。该研究的合著者、心脏病学教授斯蒂芬彼得森说:“握手力量是鉴别患心脏病风险的重要途径。”

握力也可用于预测癌症的存活率。虽然癌症的存活率也取决于癌症类型和诊断时间等其他因素,但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握力越强,患非小细胞肺癌后的存活率越大。而且对于60~69岁的人群,被诊断出患有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或肺癌的男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和肺癌的女性,握力更有可能下降了5千克。握力下降还与男性因结直肠癌死亡和女性因乳腺癌死亡的可能性较高有关。

此外,握力较弱还与糖尿病相关。最近一项有关糖尿病和握力的研究表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人握力较弱。这可能是由于肌肉中脂肪的存在,使其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运动量减少和肌肉衰弱加剧。

不仅如此,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对近7000人进行的一项为期17年的研究发现,起初,握力小会增加死亡几率,尤其是患心血管疾病、肺病和癌症的发病几率增加。事实上,2015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分析说明,握力弱预示着早亡风险更高。

手上没劲儿,容易抑郁

握力不仅仅与身体健康有关。今年4月,一项对近50万英国人的研究表明,握力大的人在晚年大脑更健康。这项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杂志上发表。研究发现,握力强的健康中年人在记忆测试、推理和快速思考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这是因为握力弱的人更容易患慢性炎症,这会损害大脑神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引起智力衰退。与此相反,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精神病学家约瑟夫·费斯说,若老年人的四肢肌肉力量更强,他们的智力水平也会增强。他建议医生把握力作为检测大脑健康的常规方法。费斯博士与人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强大的握力和健康大脑之间的积极联系最早在40岁到55岁之间显现。在这一阶段,锻炼肌肉和提高握力很容易。

握力还与抑郁症相关。近期,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和韦尔瓦大学等研究小组发表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状可能和肌肉力量有关,肌力下降可使抑郁症状增加,而提高肌力能大幅降低抑郁发病风险。研究者对来自26个国家的21项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力量与抑郁症状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肌肉力量越强,抑郁风险越低,降低范围为10%~80%;且增加肌肉力量能显著减少抑郁症状和降低患病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肌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一个可能是肌力不好会导致机体功能受限、身体虚弱、生活质量降低、诱发炎症等,尤其是老年人的炎症、虚弱和肌肉减少症,均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增强肌肉力量,建议将其作为预防、治疗抑郁的重要措施,以促进心理健康。

握力差提示衰老

总的来说,握力弱是一个人衰老程度的象征。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多位专家整合多项研究成果后发现,握手、步行、保持平衡等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可以反映一个人能否长寿。他们认为,握手有力不仅是一个人自信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征象之一。

伦敦大学学院蕾切尔·库珀博士带领研究人员整合了世界上关于握力的33份研究报告,对握力与死亡率展开系统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超过5.3万人,跟踪调查时间最长的达43年。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研究人员发现,握力最小,即最衰弱人群的死亡率是握手最有力人群的1.67倍。

研究显示,握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中年女性的平均握力为27千克,中年男性为40千克。其中一项研究显示,握力每增长1千克,死亡率可降低3%。尽管研究对象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但握力与死亡率的关联在较年轻人群中已有体现。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握力大或许得益于饮食健康,注重锻炼。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家理查德·多兹的研究表明,人的握力在30岁达到顶峰,先保持稳定,然后下降。他说,力量训练计划可以增强握力。然而,研究流行病学家安德鲁·库珀博士说,结构性训练计划对人们来说有些难以维持。他建议:“在日后生活中,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的工作,如从事园艺、搬运重物和吸尘保持握力。”

#心脑血管#心脏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