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二三四,换个姿势」QDC变色龙V3二代手记

2020-11-08新闻35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前阵子去上海看线下展会,碰见一个当地的朋友,相识多年但见面不多的那种。见了面便给了我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音响展和耳机展你每年跑那么多,腻不腻?我想了想告诉他,其实如果单就新品来说,会腻,因为每年的新品就那么多,见多了新鲜感也会淡下去,但是音响和耳机这个生态圈里面不仅有器材,更多的还是品牌背后的那些人,所以当你把每个器材展当做老朋友线下聊天会的时候,源源不绝的兴趣就来了,所以同样一件事,看待的角度不一样,体验也会完全不同。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几个月前,夫人拉着我看乘风破浪的姐姐。老实说年纪大了以后,对于综艺类电视节目已经提不起什么兴致了,尤其是看着年少时的女神们渐显老态的时候,才愈发明白有时候回忆真的才是最美好的东西,当情怀已经消磨殆尽的时候,我的关注点便只在那些姐姐和乐手们带的耳机身上了。没错,这些年各种选秀或者竞演类的音乐综艺节目里,你总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它叫做QDC,那个不知不觉已经垄断了舞台五年的专业监听耳机品牌,还有背后那个笑起来很像李健的男人。

在五周年这样一个有些纪念意义的年份,QDC为我们带来了2年前经典产品变色龙V3的换代产品V3二代(简称V3II)。变色龙是QDC耳塞的一个系列,入门级的便是V3,顾名思义,采用的是三单元的设计,V3二代在三单元的配置上,和上一代产品是一模一样的,单元没有改动,只是在腔体和出音口方面进行了优化,你可以理解为是音质和佩戴上,在已经很成熟的产品架构上,进行的小幅改良,这点从前后两代很接近的定价上也能看得出来。一方面,今年QDC推出了像魔圈这样的全新架构的作品,另一方面,已有的变色龙系列也在更新完善,可以说在产品线序列上,QDC做得还是稳中有增的。

既然叫变色龙,那么V3II最大的特点便在于其音色的变化性,V3II的腔体靠近插针的部分,有两个内陷的调节开关,每个开关有两种状态,一共可以设置出2*2=4种音色状态,分别是标准、低频、人声和高灵敏。所以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前端特点,一二三四各种姿势轮着换。这四种音色其实看名字就大概能猜到风格,我自己用的最多的,还是最没啥味道的标准音色,你可以理解为其他三种状态都是在标准音色的基础上做一些加减法。今年遇见的3K-4K这个价位的好几个塞子都有类似的调节开关,像飞傲的FA9,达音科的SA6,可以保证在素质信息量基本没有大的变动的前提下,给予用户一定的音色或者能量调节能力,增加耳机本身的通吃度和可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打开角度,我个人还是比较习惯用最简单的标准模式,后续的听感也是基于此的。

留意一下QDC对于变色龙V3II的介绍,这是一款用于监听和音乐欣赏的产品,换句话说,它是专业和民用的跨界产品。这和QDC本身舞台和音乐制作的定位是比较吻合的,我曾经在很多线下场合听过QDC不少型号的产品,整体都是相对比较素的音色,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味道不是那么足,但是大多数时候,那就是音乐制作中原本的样子。V3II其实也是一样,第一耳朵还是比较清丽的走向,你没觉得会在哪个频段刻意去强调的,声音整体上是比较平衡也比较平和的,重复前面说过的话,这里是标准档的听感,四种音色状态试下来,我相信标准档的应用面也是针对个人音乐制作和监听的,而另外三种模式则是更加适合用户搭配手机等不同前端,用于音乐欣赏(有时候只需要听着爽)的。

变色龙V3II拥有比较清秀和朴素的音色,这样让它可以比较直接地反映出前端音源的声音特质,从信息量和耐听度来说,我个人建议搭配的是山灵M8或者乐彼P6这样比较醇(HU)厚(FI)风格的播放器,对V3II来说,它的优势是能够适应比较多的音乐风格,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比起更加高端的耳塞,V3II更加需要声音密度上的支撑。所以如果搭配的是音色同样轻灵路线的播放器,例如DX160这样的,个人觉得就不太适合,耳塞和播放器在都没有办法做到全面的前提下,互补是最好的选择。

恰好,手里还有一个和V3II定位非常相似,价格也很相似的耳塞,铁三角的旗舰监听耳塞E70,E70大约是三四年前的产品,也是三动铁,两者还是挺有可比性的。无论是在山灵M8上,还是海贝R8上,从V3II切换到E70,都会觉得声音忽然“蒙”了,在透明度上,V3II都会比老一代产品拥有更多优势,高频的延展性胜过E70太多,听各类强调场面和动态的管弦乐作品,动态和声场都是优势,充满说服力。而E70的优势则在于,它的人声更显醇厚,有一点点韵味,这里其实要说一个对比的问题,E70的声音会比V3II更柔美更有感情一点,而E70本身在铁三角的耳塞序列中已经算是很淡的口味了,所以相对而言,V3II在标准档位的时候,其实是更适合古典类曲目的表现而非人声的,而这和我的听音风格比较吻合,如果是人声党的话,请一定要把V3II调整为人声档位。在我看来,如果把V3II切换到人声模式,E70的一点优势也就不再存在了……吧?等等,倒也不全是,E70可以带着睡觉,但是V3II做不到。

V3II有两个版本,公模和定制,我用的自然是普通的公模版本,QDC在腔体设计和公模大数据方面有大量经验,公模版和我的耳朵贴合度已经非常高了,无论隔音还是佩戴,都是一流水准,只不过碍于腔体的体积,睡觉时候带着的话,如果翻身,耳朵还是会有压痛的。穿过透明的腔体,你可以看到内部三个动铁单元,打着QDC的logo,其中低频单元的体积还不小,这可能也是制约V3II腔体没法做成E70那么迷你的原因之一。在音箱领域,同价位永远是单元口径一寸大一寸强,在耳塞领域,也是这个道理,同档次产品,体积和音质的拿捏是呈现一致趋向的。

QDC的耳机线都是2pin接口,但是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2pin不一样,它的正负极定义上是反过来的,所以很多其他品牌升级线是没法直接用在QDC产品上的,前阵子我也分享过QDC自有的升级线产品“龙鳞”,那根线虽然很好,但在V3II这个价位的产品身上太浪费,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尝试一根三倍于其身价的升级线所带来的提升。因为V3II在可调整性上已经做到4种风格选项了,所以折腾线材带来的新鲜感性价比并不高。但是前阵子SIAV上,我在ECT展位上拿了一对还不知道品牌的耳塞胶套,特点是两种密度不同的橡胶互相嵌套,密封度会比一般胶套要好,这个胶套侧重于中频的韵味和凝聚度,而这正是V3II在标准档位下落败于E70的地方,两者很意外地产生了互补的效果,等于说,用牺牲一点点声场的代价,换来中频密度和整体乐感的提升,我觉得是正面的,也是值得的,用家不妨一试。

文末总结一下,QDC变色龙V3II这个塞子,在标准档位下,声场、两端延伸和层次感都是3K价位中的佼佼,它是一幅在动态、结像和透明度上做出了高度的塞子,符合现代的音响审美,但和更高端的产品相比,它欠缺的是在不错的音响性之下,中频少了韵味和密度,乐感上显得比较淡,因此围绕其搭配的前端、线材或者胶套等配件,需要在音乐味上有所强调,这样在搭配上可以将V3II不加掩饰的个性稍稍拉回来,水至清则无鱼,同样,音乐还原太突出透明和动态,也会显得有些寡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