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只起几天的效果,孩子遇到问题还是回到最初“错误”的方式,并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发现这种讲道理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了。
孩子甚至很固执逆反,不管家长怎么说,就是不听。有些妈妈认为,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要太文明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软的听不进去就要来硬的。
但是很多妈妈发现体罚的方式,也只是好一时,该犯的错误照样还在犯,这让妈妈们会感觉迷茫和力不从心。
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为什么不起作用?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如果不跟孩子讲道理又怎么教育孩子呢?
宝宝听不懂道理
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我们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不接受讲道理的方式。
“讲道理”是指成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通过概念、分析、判断、推理来说明,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性的思维。
是将大人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孩子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3岁前的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真正理解成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孩子好像懵懵懂懂地“听懂了”,实际上并没有明白。
所以每次孩子口头答应得好好的,转头一切照旧。
以体验替代讲道理
0~2岁的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感知动作思维,就是思维的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操纵事物的动作。
6个月之前的孩子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放,用嘴巴和舌头去感知物品,奶嘴的柔韧,毛巾柔软和毛糙等。
6个月之后动作感知是逐步从嘴转移到手,开始用手替代嘴去感知物品,通常的表现就是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去拿,要去触摸。
但不完全满足于触碰带来的感觉,他们还想了解触碰的物品还有什么特性,比如能不能摔碎,摔碎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踩碎,踩碎后是什么形态等等。
所以孩子摔东西不能用大人感觉的“调皮”“淘气”来理解,只有不涉及到安全问题,尽量通过引导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探索的欲求。
比如,刚上桌的菜,1岁的宝宝要去抓,你对Ta说,这个烫手,不能抓,宝宝不会懂,还会闹着去抓,因为宝宝的思维方式不会懂得“烫手”这个概念。
如果用宝宝能理解是思维方式,就是拿着宝宝的小手很快地轻轻触碰碗的外面,让Ta感受那个温度,然后重复说“烫”。
“烫”这个概念才会跟宝宝的动作感知结合起来,下次遇到别的烫的事物,一说烫,可能会引发宝宝回想起伸手碰到碗的温度的感知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保持的时间不长,可能遗忘了,所以有些体验要不断重复。以示范代替讲道理
动作感知思维也导致的1~2岁的孩子通常用行为表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打人”、“咬人”、发脾气时摔东西的情况开始出现。
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只会让宝宝感觉到父母不喜欢Ta,情绪没有得到理解和尊重,就会顽固似的重复表达这种情绪和行为。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耐心地通过示范,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
22个月的囡囡喜欢跟比她大点的小朋友一起玩,有次妈妈带她去她喜欢的天天哥哥家玩。
妈妈们在聊天,孩子们在自顾自地一起玩玩具,一会囡囡发现天天的小火车玩具,就拿过来玩。
天天看到囡囡拿了自己的玩具,就过来抢。囡囡抢不过天天,于是大哭,一边哭一边随手丢身边的玩具。
天天妈妈了解情况后,蹬下来对囡囡说:“天天哥哥抢走了你想玩的玩具,你很生气是不是?”囡囡一边哭一边点头。
天天妈妈又说:“你扔玩具只是表示你很生气是吗?你告诉天天哥哥:‘你抢走玩具我很生气。’”
这时在一边的天天说:“这个玩具是我的!”天天妈妈对天天说:“妈妈知道这个玩具是你的,妹妹要玩需要先经过你同意是吗?”
天天点了点头。天天妈妈拿起一个小汽车玩具温和地说:“你是希望妹妹生气不跟你一起玩,还是先借给妹妹拿着汽车跟妹妹一起玩?”
天天紧紧拿着玩具看看妈妈又看看囡囡,天天妈妈又对囡囡说:“囡囡,你问哥哥:哥哥,可不可以借给我玩?”
这时囡囡已经停止哭泣,含着眼泪,在天天妈妈的引导下口齿不清地断断续续的重复这句话。
天天选择了把玩具借给囡囡,一场孩子之间的小冲突就这样化解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很难每次都和宝宝讲道理,但是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讲道理”,让宝宝自己亲身去感受、去认清后果,这样宝宝才能记住做错后自己即将要承担的责任,才能记住这次错误。
所以有时候,和宝宝“不讲道理”可能比讲道理更好用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转发分享加关注哦@母婴育儿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