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济青高铁跨越潍河。孙连浩报道
资料:赵洪杰 制图:于海员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山东高质量发展捷报频传,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6年的22%提高到2019年的28%,今年有望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1%,较2015年提升7.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4.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329件,是2015年的2倍多……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新路子。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总抓手,同步推进“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发展动能实现战略性转换,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转型重塑——
以动能转换战略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举全省之力推进统领性工程
3年前,有着60多年历史、千万吨级的济钢集团停产搬迁。3年后,曙光先照之地,一座钢铁丛林与绿水青山呈辉映之势: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工程全线投产一年来,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废水零排放,自主创新成果千余项,实现了绿色智能制造。
一停一建,恰是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山东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
在总书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认真贯彻落实《总体方案》,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编制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实施意见和“十强”产业专项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文件500多个,构建完整的规划政策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全省上下推动动能转换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支点,山东开启了一场艰难但坚定的转型重塑。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2018年以来,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化工园区从近200家压减到84家,2016-2019年累计压减粗钢过剩产能1500万吨。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推动钢铁、石化、铝业等七大高耗能行业整合提升,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做优做强做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连续推出四批1577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总投资3.5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8.6%。
智能化采煤大幅减少人工劳作,射频识别技术精准定位井下人员……这种转变得益于山东能源集团正在大力推行的“智慧矿山”建设。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说,煤炭开采这一传统行业,“嫁接”一键启动采煤、机器人自动巡检等新技术后,培育出了新增长动力,迸发出了新活力。
展开山东动能转换的时代画卷,从黄海之滨到泰山脚下,从鲁西平原到沂蒙山区,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等成为最醒目的色彩。
创新引领——
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淄博市桓台县,东岳集团的展馆中有一张小小的膜,薄如蝉翼,却贵比黄金。它是东岳集团历经10年研发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目前寿命突破6000小时,性能全球领先,投入生产后将对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山东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整合设立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扎实推进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实施600多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显著,被国务院列为2019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激励对象。
加快创新平台载体战略布局,推动人才资源汇聚,是山东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山东立足“十强”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系统布局创新平台:构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四级实验室体系,启动首批4家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形成对产业发展的链式支撑;机制更加灵活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相继揭牌;2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1 30 N”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
持续释放创新红利,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位于枣庄的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山东首批成立的共同体之一,共同体突出“产”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央企中国建材集团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资源聚集的优势,着力引领相关产业向无机功能材料性能优化、循环利用和智能化制造等方向发展。成立仅一年,已成功引入“直接生长法制备硅管靶材”等4个高新技术孵化项目,被誉为“黑科技”的“图像光导识别芯片”等多个项目正加速建设。
“通过建设一批要素集聚、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带动全省‘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加速流动、融合发展,以便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协同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瞄准尼龙12这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工程塑料产品,“十三五”期间,万华化学集团接连突破工艺路线、工业化设计等难关,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尼龙12全产业链万吨级工业化生产线。
5年来,山东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2019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5万家,比2015年末增长近2倍。
项目支撑——
抓住重大项目“牛鼻子”,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
眼下,华鲁恒升集团正抓紧实施总投资近百亿元的转型升级组合项目。集团董事长常怀春介绍,项目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建成后将大幅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达到超低超净排放要求,同时提高化工新材料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近三年,这家企业围绕洁净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一头多线”产业布局实施了30多个项目,从以生产氮肥为主的传统煤化工,转型为四大产业板块协同高效、煤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企业。
重大项目具有牵引性、示范性、支撑性作用。“十三五”期间,山东牢牢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优化省级重点项目体系,连续四批推出总投资3.5万亿元的1577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项目,占全部产业项目的比重达65.6%。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集中抓好12121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开工建设129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21万亿元;谋划推进两批769个补短板扩内需项目,计划总投资1.55万亿元;加速推进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中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
项目推进顺利,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没:山东全面落实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持续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推动土地、能耗等要素全省统筹,加快项目落地。
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回补了“空笼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成为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抓重大项目同时,山东着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围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一业一策”制订产业生态优化提升方案,大力培育“领航型”企业,打造制造业强省的“四梁八柱”产业格局;加快工业互联网为产业发展赋能,依托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两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场景,建成省级互联网平台70个,“上云用云”企业14万余家。
站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蓄势开局的节点上,在基本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基础上,山东将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以动能转换塑造发展新优势,在新发展阶段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齐鲁答卷。(付玉婷 赵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