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重视儿童矮小 不留终身遗撼

2020-11-06新闻29

原标题:重视儿童矮小 不留终身遗撼

近日,丽水市人民医院生长发育科迎来这样一位女孩,年龄14周岁,月经来潮2年,身高147厘米,骨龄14周岁,身高已定格。

孩子的父母亲难以接受孩子这样的身高,他们原来一心想着孩子未来身高不会矮,父亲身高170厘米,母亲也有158厘米,遗传身高有158厘米左右,加上现在小孩生活条件好,怎么也可以达到160厘米啊。父母原来给孩子规划了艺术学校,希望加强孩子做这方面的培养,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丽水市人民医院生长发育科吴静主任介绍, 今年她们已碰到好多这样的例子,男孩终身高不足160厘米,女孩终身高不足150厘米,作为医生我们觉得普及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知识很重要,尤其是很多家长容易发生的认识误区。

01

我国矮小儿童发生率达3% ,多数家长认知不足

央视报道: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身材偏矮人群达到9.9%。3-15岁需干预的矮小孩子约800万,并以每年16万人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家长们对孩子长高知识的严重欠缺和忽视,每年接受干预的矮小孩子不到3万名,因此造成了众多孩子的终身高矮小。

身材的矮小会严重干扰孩子的身心发育,给孩子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国内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自闭、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在班级中倒数而不愿上学;此外,身高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交际和婚恋。全国矮小人联谊会的一项内部调查显示:72%的矮小人只有初中文化,68%的矮小人没有稳定和较体面的工作,100%的矮小人遭遇过就业歧视。

据媒体报道显示,97%的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30%的家长存在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错误观念和认识误区;约50%的家长不会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

02

关注矮身材,家长四大误区要破解

丽水市人民医院生长发育科吴静主任介绍,丽水市人民医院生长发育科门诊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很多家长对矮小症相关知识不了解或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矮小症呈现发病率偏高、患儿治疗年龄偏晚、治疗时间偏短的现象,接受系统治疗的患儿人数并没有成比例增加,归根结底,是因为广大家长还有很多误区有待破解。

家长对于儿童生长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是“早长晚长论”,很多家长还有着“二十三窜一窜”这样的传统观念,认为孩子现在矮一点将来迟早会长;

其次,迷信“遗传决定论”,认为父母高孩子也一定会高;

再次,相信孩子从小长的高将来一定高,殊不知可能是“性早熟”制造的假象;

最后,很多家长会盲目相信广告宣传,滥用保健品,导致孩子性早熟,缩短了生长期,最终也会导致孩子未能达到理想身高。

吴静主任医师解释,身高是由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只占70%左右,如果有疾病的情况下(如肥胖、性早熟、一些慢性疾病)则脱离遗传的控制;孩子如果八九岁就迅速拔高超出同龄儿并出现发育迹象则很可能是性早熟,骨龄会迅速成熟导致“高儿童矮成人”的情况;目前增高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胡乱选择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副作用,家长平时应该多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带到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否则很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03

矮小症要早发现、早治疗,3-12岁是最佳治疗期

儿童矮小症发病率虽然高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不重视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小,3-12岁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期。因此,切不可等到发育后期如15-18岁时再治疗,此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要第一时间找专科医师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等待,不要错过干预时机。男孩遗精、女孩月经来潮已是发育的最后阶段,等骨骺线闭合了就没有长高机会了。更不能相信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坚持系统的治疗,大部分矮小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吴 静

v 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主任医师

v 浙江省儿童生长发育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v 丽水市儿童生长发育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

v 浙江省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联盟副理事长

v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学组委员

v 浙江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v 浙江省人口与健康学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v 浙江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肥胖学组委员

v 擅长:儿童保健、儿童性早熟、矮小症、肥胖症等生长发育问题及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疗。

来源丨儿童生长发育科

图片丨来自网络

#小儿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