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也叫香茹、香草。在我们云南很多地方的山上都可见。它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脾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微温发散,芳香化湿。入肺经,既发汗而解表,又宣肺、通调水道而利水;入脾、胃经,化湿而和中;发汗不伤阳,化湿不伤阴。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夏日多用,故又称“夏月麻黄”。可代替麻黄以发表、宣肺、利水而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1)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3)突然抽风:取香薷煮汁服半斤,即止;(4)研末用水送服可止鼻血;(5)春季煎汤代茶饮,可预防热病,调中温胃;(6)含汁漱口除口臭。
【用法用量】1、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含漱。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
2、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术同用以健脾利水。
3、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有汗者忌服。
【常用食疗药膳方】
【香薷饮】: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
【香薷薄荷茶】:香薷、薄荷、淡竹叶各5克,车前草10克,水煎代茶饮。可清热除烦,利尿清心,适用于心烦尿赤,口干口苦。
【香薷粥】: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香薷二豆饮】:白扁豆30克,香薷15克,扁豆花5朵,将三者水煎取汁频饮,每日1剂。可化湿消暑,可治疗中暑发热,暑湿吐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