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州花都区借助科技手段破解传统水利工程管理难题

2020-11-06新闻12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赵雪峰

广州市流溪河灌区始建于1958年,是广东省三大灌区之一,其中,花都区担负着流溪河灌区花都段近35公里渠道的管理任务,承载着花东、花山、新华、狮岭、花城五个镇街44条行政村,沿线3.4万亩农田的灌溉和数十万人口的防洪责任。

长期以来,流溪河灌区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花都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0月14日,市流溪河灌区管理中心专家对花都区流溪河灌区工程管理处进行了初检。检查组对本次花都区流溪河灌区标准化管理初检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灌区建立问题台账,为整个流溪河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好头、带好路。

在基层一线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管理中,流溪河灌区工程管理处面临着传统水利工程巡查管理范围大、管理水利工程设备多、管理上耗时耗人的难题,特别是遇到春耕、汛期等紧急情况,综合调度难度大,如何打破传统水利的桎梏成为了摆在水务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花都区的重点灌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如何减员增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化解矛盾?

近年来,花都区一大批水利工程被作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力加以建设,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兴利”和“除害”的功能,流溪河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众多成果之一。

该系统主要集成三大子系统,分步解决以流溪河灌区花都段为代表的传统水利工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现代化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做支撑,向现代水利大步迈进。

第一步,解决巡查范围广的问题,通过建设水位流量自动监测子系统,布置水位、流量传感器。在重点地段、重点地区布置传感器,实时动态的感知水位、流量变化,一旦爆发险情对照情况按预案进行分级处理。

第二步,解决管理设备多的问题,通过建设群闸集中监控子系统,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及早发现处置遇到的问题及险情。

第三步,解决综合调度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建设网络通信及灌区管理系统,成功实现对关键部位、关键闸门的远程遥控,从而达到视需要科学调度,全流域联调联控的目的。

通过上述方法,在传统水利工程上实现了智能感知、智能调度、智能处理,为传统水利工程安装眼睛、耳朵、手脚、大脑,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接下来,通过对新系统的逐步摸索,在预案演练、设备维护、减员增效等方面成熟后,花都将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兴利”和“除害”的功能,为全区建设发挥更大的效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