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金钱,没钱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有人说是有人气,多生几个孩子家里才热闹;有人说是有爱,不管家人能否相守在一起,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在薄情的人世间,深情地活着。
这些看法各有各的道理,不一而足。一个家变得越来越好,总会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
家人之间不再相互指责,多了几分和顺。
很多人家中,都挂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以期家人之间能够和和气气,每天出门也才会顺顺利利。
黄大伯是我们村里的书记,谁家里闹矛盾了,只要一说请黄大伯来做个调停人,很快就能平息“内战”,之所以有这样的奇效,是因为黄大伯一家是出了名的和顺之家。
黄大伯的两个儿子都未能跳出农门,的确有些遗憾。他们一个做了建筑工人,一个成为了果农,但两个儿子成家之后,依旧把新房子盖在一起,一个大门进出,一个锅子吃饭,两个儿媳都通情达理,争相对两位老人好。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光是吃什么,在旁人看来都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但黄大伯一家却从未因为这个而闹过矛盾。两个媳妇,谁有空谁做饭,不仅买自己爱吃的菜,也买老人和和小孩爱吃的菜。每餐的饭菜,有重口味的,也有清淡口味的,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所爱。
而黄大伯和黄大妈对于年轻人的做法,总是以体谅包容为主,从来不多说什么。万一饭菜不合口味,就自己动手,多炒一个小菜就是了。
虽然儿子媳妇赚钱不多,但都不会为了生活费而斤斤计较。黄大伯夫妻两虽然心疼孩子们赚钱辛苦,但也不会把自家孩子和别人的去做比较,所以,大家都爱到黄大伯家串门,他们家总能有着发自心底里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如今,黄大伯的两个儿子,也渐渐成为了“能人”,当建筑工的儿子成为了小包工头,当果农的儿子成为了种植大户,一家人虽然赚的都是“苦力”钱,但日子过得踏实并渐渐红火起来。
各行其是,各负其责。
有句广告词说:“你好,全家才会好”!
的确,一家人在一起,想要成为彼此的依靠,首要的前提就是每个人都要好好爱自己,做好“角色”内的事,不越位,不错位,才能让整个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自如。
又到姥姥的生日了,妈妈让我无论如何中午回去吃个饭。我满肚子不愿意,可架不住妈妈劝,还是去了。只是,我也忍着,没有发脾气。
姥姥八十岁了,还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她每天要负责给全家人洗衣服,做三餐饭,还要负责接上小学的重孙子放学,除了不会辅导功课,还要负责监督重孙子背书。
而重孙子的父母,也就是姥姥的孙子和孙媳妇,两个人都在保险公司上班,名义上是到处跑业务,实际上是成天在外面玩。
姥姥的儿子和儿媳,也不得不承担起赚钱养家的重任,六十多岁了,还组建了个流动酒席的班子,到处去承包红白喜事的酒席,常常一出门就是好几天。
整个家,老去了的人依然在马不停蹄地奔忙,正当年富力强的人,反而乐得清闲,无所事事。
这样的家,虽然建起了新房,买了小车,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着“随时崩盘”的可能。啃老族一旦失去了依靠,必定是坐吃山空。而最可怜的,就是还在上小学的那个孩子,父母从来不管教,最亲近的人是太姥姥。
之所以闹成这样,是怪姥姥对儿子、对孙子的极度宠溺,她总觉得自己还能干,可以照顾她们一辈子,所以,拼了老命也要去多做点事,以为这才是对这个家”有用“。
对此,我常常劝姥姥要端起“做长辈”的架子,也试图劝说表弟和他媳妇,扎扎实实跑业务,不要还伸手向爸妈要钱。
可他们家,一直都是这样“错位”的,没有谁能够扭转得过来。所以,看着都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息,这样的家,怎么会有前途呢?
勤俭节约,崇学重教。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一个家庭,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想要家族兴旺发达,传承好的家风,重教崇学从来都是被珍视的选择。
尤其是出生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底层,想要突破阶层的限制,读书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所以,一个家庭,将培养教育好一个孩子放在了首位,相应地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那么收获的,也将是整个家族命运的转变。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实在相去甚远。一个被文化浸润的孩子,一个有着高学历高能力的孩子,定然会比那些胸中无点墨,又无一技之长的人,有更多的选择。人生才不会陷入永无止境的困顿之中。
所以,鼓励、陪伴、引导孩子成为一个阳光、开朗、乐观、坚强的人,帮助孩子适应并吃尽学习上的苦,从而实现人生的转折,其实是一个家长最重要的工作。而且,这样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旦缺位了,后果将无法弥补。
放弃无效的社交,拒绝无聊的饭局,多花一点时间陪伴爱人,陪伴孩子,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并以身作则,投入到学习上来,做孩子的榜样,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其实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人生在世,莫不想有个温暖的家。
但这一切,都要靠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用心用情去经营。在这个家中,老人做好老人的事,年轻人干好年轻人的工作,孩子把学习搞好,遇事不指责,而是多商量、多沟通、多鼓励。长此以往,家便会一点点兴旺起来。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