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甘肃庄浪:农民博物馆的税收情缘

2020-11-05新闻15

老地契、印花税票、非税收入票据、商业零售专用发票、牲畜交易税完税证……一张张发黄、破碎的票据被当成宝贝,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玻璃柜中。

嘉禾博物馆大门

如果不注明地点,你一定会以为自己在某个税务局的税收历史陈列馆中。然而并不是,这个堆满老物件的屋子坐落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是53岁的农民王积稼凭一己之力在自家建成的私人博物馆,名曰嘉禾博物馆。

因税结缘 农民开启博物梦

说起开办博物馆的起源,与税有很大的关联。上高中时,王积稼偶然在家里的箱底发现一捆年代久远的纸张,原来是祖上留下的地契等票据,他由此迷上了老物件。高考失利后,他在家耕读、劳作、读书之余不断捡漏寻宝,30年的积累,他家成了一个旧物“宝库”,于是他决定在家建博物馆。

“税收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税收票证记录着税收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厚重的税收文化内涵,保护好、收藏好它们具有重要意义。”王积稼说。

王积稼展示民国时期的地契

庄浪县永宁镇的金久强是他的藏友,他们经常一起交流收藏心得。听说王积稼要建博物馆,金久强便将自己收藏的10份清代地契无偿送给王积稼,支持他建馆。

“从2000年开始,我在藏友处购买了大量的地契和印花税票,税票时间从康熙四十八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印花税这块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轴,很有收藏价值。”王积稼说。

王积稼的侄子一直做牲畜交易生意,在一次搬家时翻出了很多牲畜交易的完税凭证,便送给了叔叔。王积稼如获至宝,进行整理后摆放在玻璃柜中。这些牲畜交易税完税凭证完整地展现了“牲畜交易税”这一税种自1982年施行到1994年取消的税收发展脉络。

在嘉禾博物馆的农业税票展柜里,收藏了人民公社时期至2005年的农业税票及收据,不时引来参观群众的热烈讨论。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亿万农民彻底告别两千六百多年田赋的历史巨变,更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党和国家惠农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温暖记忆。

30余年的收藏历程,在王积稼的税收展柜中,收藏了关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农业税、屠宰税、市场交易税等税种实物票证近千份,时间从清代至今,其票证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在民间收藏行列中实属罕见。

庄浪县税务局退休老干部张振中在参观后说:“漫步于嘉禾博物馆,不仅让我找回了乡愁,还回忆起了年轻时一幕幕征税的场景。小小的税票是鲜活的历史印证,尽管地契、农业税票和粮油票等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在展览中可以让人了解历史、熟悉税收,很有教育意义。”

税收助力 草根摇身成名人

“收藏是个烧钱的爱好。”王积稼说,“从1989年开始搞收藏至今30余年,我大略估算了下,花费近百万元。”

王积稼先后开过书店、画廊,但都没挣下多少钱,直到近年来,他开办了庄浪县吉佳文化艺术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生意相对稳定了些。

王积稼给庄浪县税务干部讲解税收票证收藏史

“近年来,税务部门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对于我们小微企业来说真是重大利好。尤其是自2019年以来,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直接减免3万余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一度停滞,庄浪县税务局干部在‘税企微信群’及时推送优惠政策,开通网上直播云课堂,‘非接触式’指导开票申报及时享受国家疫情期间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减免各类税费1.8万元,税负少了,手里的钱宽松了,更加坚定了我走下去的信心。”

嘉禾博物馆自2019年9月26日开馆以来,共接待1.6万余名参观者,有干部、职工、农民,还有文化工作者,这间留住“乡愁”的博物馆获得了参观者的一致赞许,被庄浪县评为“最美庭院”。网上更是一片赞誉,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移动网、《经济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竞相报道,王积稼已然成了庄浪县的名人,他的嘉禾博物馆也成了庄浪县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展柜一角:上世纪80年代的牲畜交易税票

“嘉禾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民俗文物,还有丰富的税收历史票据,填补了庄浪税收历史资料的大量空白,作为一名税收工作者,王积稼对税收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让人敬佩。”庄浪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灵科说。

来源:甘肃税务

编辑:张婧 审核:李亚平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