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渡江?并非他蠢,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2020-11-05新闻16

江东子弟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

秦末乱世,作为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新星,项羽的光芒是各路诸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刘邦聚集了各路诸侯,带领着56万大军,也被项羽用3万人马半天之内击溃,这就是彭城之战。但是项羽毕竟出生贵族,有着诸多局限,最后中了十面埋伏,听闻四面楚歌,独自乌江自刎。长留下“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慨。

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叹,不由得让使人随之一起遗憾,若是当时霸王过了江东,或许可以卷土重来。那么如果当时项羽率军渡江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他又为什么不愿意渡江重来呢?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他的祖父是楚国大将项燕,作为楚国贵族,项羽对秦王朝有着与生俱来的痛恨。公元前210年,秦王东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后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感慨,从此他也坚定了一颗,推翻秦朝的决心,和争霸天下的野心。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的叔父项梁就带着项羽会稽起兵。在随后的征战中,项羽未尝一败。公元207年,项羽带兵前往巨鹿救援赵军,破釜沉舟,以五万杂兵打败了章邯的二十万秦军。九战九胜,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士气高涨,击退章邯,生擒王离,从此项羽的威势到达了顶峰,诸侯莫敢与之争锋。

作为项羽老对手的刘邦也屡次败在项羽的手下,一直到公元前202年,随着韩信北伐的成功,加上张良运筹得当,萧何不断的运输后勤资源,刘邦的实力慢慢超过了项羽。最后双方划分楚河汉界,却没想到刘邦突然袭击,带着各路诸侯围剿项羽。垓下一战后,项羽仅剩二十八骑,面对乌江亭长渡江的建议,项羽果断拒绝,随后自刎身亡。

其实项羽不愿意渡江的原因,早在很久之前就透露了。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双发僵持了很久,这期间项羽曾经向刘邦喊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羽话中的意思就是,天下之所以战乱不休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不如我们一决雌雄,不要让百姓陷入苦难。这其中虽然透露出了项羽的天真,妄想和刘邦单挑来决定胜败,但是也可从中得知,项羽对于天下百姓苦于战乱有着深刻的反思。

而项羽在乌江自刎前也说过:“天之亡我......江东子弟八千,今无一人还,......籍独不愧於心乎?”他不止羞愧于八千江东子弟的战死,更害怕将战火重新引回江东故土。重要的是“天亡之我”,在项羽看来他失败“非战之罪”,不是战败的原因,而是上天注定。

结合这几点原因,项羽之所以不愿意渡江,一是他认为天不在楚而在汉,其次就是他已经厌倦了战争和战乱,也害怕给自己的故乡带去战火。第三就是对当初跟随他渡江的八千子弟有着愧疚之情。而且他也清楚,江东和平太久,即使他渡江也不一定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如自刎乌江,结束这几十年来的战乱。

正如王安石在《乌江亭》中的看法,“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他与杜牧美好的看法不同,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对于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在当时项羽早已没有争霸的心气,而江东子弟也未必肯再跟着霸王征战天下。

#楚汉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