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金庸,不武侠,这句话受到无数金庸迷的推崇,可以说的确如此,若把武侠小说界比喻成水泊梁山,那么金庸无疑会坐上梁山上的第一把交椅,若把金庸比喻成自己笔下的某一个角色,那么“剑魔”独孤求败的经历就与他十分契合,剑魔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一败,而金庸则是纵横武侠小说界难逢敌手。
(金庸)
他笔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无一不是经典,要问其中最佳作是哪一本,书迷们恐怕很难给出答案,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书迷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未必能够做到客观二字。
一、
四部曲
在笔者看来,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加上“射雕三部曲”可谓最精良之作,作为大长篇,这几部作品的剧情可谓大气恢宏,而且共同点都是跳出了武侠的框架,将原本看似小家子气的武林纷争拔高到了天下大义的高度。
比如《天龙八部》中萧峰身为契丹人,自幼被汉人养大,后来真相被揭发,他处于宋辽夹缝之中,最终他不得已选择自行了断平息宋辽之争。
(萧峰剧照)
又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为了击退蒙古大军差点死在金轮法王手中,中原群雄也几乎都是以死相拼,虽然最终的剧情有些戏剧化,但这样的情节也远比一帮武林高手互相对决更有趣,格局已然不同。
而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一身神功加持,却无心名利,将《武穆遗书》拱手让人,继而由徐达以兵书中的兵法击退元军,帮朱元璋创立了大明,这故事绝对史诗,或者说金庸就是在为一段历史加以武侠化的润色,那种武侠与历史的碰撞是妙不可言的。
(郭靖剧照)
之所以说这是四部曲正是因为《天龙八部》的确是与后来的三部曲有所关联,比如金庸刻意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加入了萧峰传功虚竹的桥段,为的就是让后世丐帮武功传承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还有后来的南帝段智兴就是段誉的孙子,所以说这是四部作品是四部曲也不为过。
二、
反武侠的《鹿鼎记》
金庸笔下另一部呼声较高的作品莫过于他最后一部长篇作品《鹿鼎记》,这是一部反武侠的作品,有人说金庸创作此书的时候自己的“武学境界”又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他似乎不再拘泥于武林纷争了,至于是否如此则见仁见智了,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只是《鹿鼎记》的风格的确是与金庸其他作品大相径庭,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读者质疑这部作品并非金庸本文所著,乃是他人代笔,金庸在《鹿鼎记》的后传中就回应过这个问题:“其实这当然完全是我自己写的。很感谢读者们对我的宠爱和纵容,当他们不喜欢我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段落时,就断定:‘这是别人代写的。’将好评保留给我自己,将不满推给某一位心目中的‘代笔人’”。
而金庸也强调了《鹿鼎记》的特别是他刻意而为之,想要尝试新的突破,所以《鹿鼎记》的评论呈两极化,喜欢的极力推崇,不喜欢的不屑翻阅。
三、
金庸自己的说法
前文提到的都是读者的看法,那么对于“最喜欢的作品”,金庸自己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在《鹿鼎记》的后记中金庸给出过答案,却又不算是正面回答。
(独孤求败剧照)
原著道:“遇到初会的读者时,最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自己哪一部小说?’这个问题很难答复,所以常常不答。单就‘自己喜欢’而论,我比较喜欢感情较强烈的几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又常有人问:‘你以为自己哪一部小说最好?’这是问技巧与价值。我相信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所进步: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不过许多读者并不同意。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
而这段话中最核心的莫过于最后的十个字“
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
”,是的,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每部作品都如同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很难说出哪一个最优秀,只能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此时的金庸可不就像极了自己笔下那孤高的“剑魔”独孤求败吗,任由任由他人评价,不同意他的看法又如何?他包容他们的不同意,这是何等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