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亡国之君碰到崇祯登基时的状况真是做梦都会笑醒啊。辽东战局稳定,努尔哈赤还挂了,李自成还没造反,江南经济一片繁荣,最多也就占了朝政混乱,不过党首也被崇祯瞬间拿下。帝国内的封疆大吏们都还听从中央的命令,皇帝仍然有权威可以任免重要职位的官员。帝国财政虽然吃紧,但是连年的农业税并没有断流,国库内还有不少天启帝留下的政治遗产。帝国内仍有服从皇帝陛下命令的数十万大军,辽东局势虽然动荡但已经趋于平缓,至少此时的满清势力虽然建国但实质上仍然趋向于部落势力而非文明国家,看不出对大明帝国有实质性的威胁。
帝国地方上大体平静,偶尔有小小的内乱与天灾,但是相对于帝国庞大的体量来说仍然不值一提。类比同样是亡国之君的汉献帝,如果他登基时能有这样的局面,曹操也就只能当个能臣了,刘备就卖一辈子草鞋吧。
再来看看清朝,1861年的清朝对外首都被占领,对内被太平军占据了江南赋税重地,幼君即位,政局不稳。且外敌要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强大。然后清朝硬挺了51年,还搞了一段中兴,最后退场的还比较完美。再对比1127年的南宋,首都丢失,精锐丧尽,民军遍地,皇帝天天被追着跑,赵构历史名声也够臭了吧,可好赖还保住了半壁江山。更不用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坚持了一百五十年。
再来看看崇祯这个人,崇祯是一个十分着急的人。袁承焕豪言“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大喜过望,赐尚方宝剑,真是要什么给什么。尔后袁在关外巩固关宁防线,被逼急了的皇太极拔山涉海,越过蒙古草原跑到皇城脚下抢劫一番,满载而归。满清作为游牧民族,没有农耕,也不能与明朝互市,为了过冬只有抢,而关外有袁崇焕,不远千里,其实为了抢粮食过冬,这正说明袁崇焕在关外的设防是十分奏效的。而恼羞成怒的崇祯把气撒在袁崇焕身上,后凌迟。
性格上的缺点,疑心病太重。老是换国防部长,就是兵部尚书和内阁首辅换的太多,导致第一点-------没有长期的执政纲领和路线。没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上台就杀掉魏忠贤,扳倒阉党,到后来文臣武将一个个都不信,还是觉得伴随自己长大的太监们更可信,排太监到军中监军,胡乱指挥,大大降低武将的抗敌积极性,导致很多武将投敌。甚至北京的城门最后都由太监把守,而最后李自成进京,打开城门迎闯王的,恰恰是崇祯最相信的太监们。
在最后也不肯将太子送往南京监国,害怕发生安史之乱太子自立的旧事,以至于南明时代各立其主,互相倾轧,很快被清军各个击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我觉得崇祯的死法不是爷们儿的作风。真正的男人,就该像勾践一样,我弃国南下,卧薪尝胆,一雪前耻才是英雄的作风。崇祯没有这种勇气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