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0月“江苏好人榜”出炉!宿迁4人上榜

2020-11-05新闻15

导语: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省文明办每月组织开展“江苏好人”推选活动,推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在2020年10月份省文明办发布的“江苏好人榜”中,宿迁市郭珍成、徐浩、王维超和颜清光荣上榜。快来和小布一起了解他(她)们的事迹吧!

见义勇为

黑夜“教科书式”勇救落水者的16岁高中生

10月江苏好人 郭珍成

郭珍成,男,2004年生,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高二学生。

10月江苏好人 徐 浩

徐 浩,男,2004年生,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高二学生。

放学路上遇到有人落水

9月9日晚上9点40分,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的两名高二学生郭珍成和徐浩像往常一样,从学校结伴回家。走到离学校不远的学府路和大连路交界处圩东河附近时,徐浩看到了惊魂一幕:远处有个人,骑电动车一头栽进了河里!当时,周边没什么行人,偶尔有车经过,徐浩赶紧把车停下来,拉着郭珍成一起到河边查看情况。掉进水里的是名女子,刚掉进去时还在喊救命,但是等他们跑到河边时,她已经被水流冲到河中间了。落水者的状况看上去很危险,不仅没有力气呼救了,整个人已经面部朝下趴在了水面上。好在这名女子抓住了河里的水草,勉强没被冲到更远的地方。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找绳子或者棍子,喊过路的大人们来帮忙,但看了一圈,也没看到有人,更没找到树枝之类的工具,正巧旁边电线杆上挂着一根废铁丝成了他们的“安全绳”。

郭珍成(左)、徐浩合影

情急之下机智勇敢救人

关键时刻,郭珍成下水了。他会游泳,徐浩不会,所以本能就先下去了。距离岸边有两米多的距离,再加上岸边的斜面上是水泥坡,所以很湿滑。徐浩看到郭珍成向水边靠近后,第一时间就拉住了他的手,二人当时虽然没有言语交流,却出奇地默契。“我拽着他,然后拉着旁边电线杆上的一根铁丝,给他当‘安全绳’。”徐浩介绍,郭珍成向落水者慢慢靠近,很快半边身子就泡在了水里,而他自己,一手拉着铁丝,一手拉着郭珍成,整个人踩在河岸的斜坡上,终于拉住了落水的女子。虽然当时事发突然,两人甚至没来得及进行语言交流,但他们的做法既机智又勇敢:郭珍成一边趟着河水寻找落脚点,一边靠近落水者,从身后拽住落水女子,然后两人一起用力,而徐浩则在斜坡上一边呼救,一边拉人。五六分钟后,两人顺利把人救上了岸。“落水者伤得不轻,一条腿不能动,脸上也摔肿了,虽然还有意识在,但也动不了了。”郭珍成回忆,在徐浩的呼喊下,周边行人逐渐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不少人围了过来,帮他们拨打了110 和120。几分钟后,两名少年把落水者送上救护车以后,就默默地回家了。

“见义智为”受到广泛赞誉

当晚 10 点半左右,两名少年各自到了家,都没有跟家里人多说。“我没下水,所以爸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没多问。”徐浩说,虽然在救援过程中,他为了给落水者和郭珍成当“安全绳”,手上被铁丝勒出了很深的红印,但好在没有受伤,所以并没有跟家人细说。而郭珍成因为身上湿了大半,所以家里的姑姑和姐姐一眼就看出他在放学途中发生了事情。“他也没说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就说下水帮忙救人了。”郭珍成的姐姐说,他们姐弟俩是泰州市人,当时妈妈临时有事回泰州了,负责照看他们的姑姑看他说得轻松,所以没有想太多。直到第二天,事发地所属的沭阳公安局青岛路派出所民警找到学校,点名要表扬两个孩子,大家才陆续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作为班主任,我第一反应是欣慰,不过立马想到的是要给学生们做个安全提醒。”郭珍成的班主任苏海荣说:“见义勇为是好事,但首先要量力而行,就像这两名同学一样,一方面量力而行,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自身情况,见义智为。”

临危不惧伸援手,见义勇为谱芳华!据了解,目前落水女子已无生命危险,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提起被救过程,她流着泪对郭珍成、徐浩表示真诚感谢,是他们救了自己的命,已委托家人送去了锦旗和慰问金,但慰问金被两个孩子拒绝了。郭珍成、徐浩两名00后中学生机智救人的事迹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当代中学生优秀的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勇救6旬落水者的“最美大学生”

10月江苏好人 颜 清

颜 清,女,2000年生,共青团员,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9级学生。

遇人溺水,积极施救。

8月27日,家住建湖县太平村的村民夏老人,和往常一样,一吃过午饭,便拿上钓鱼工具,骑上电瓶车,来到县城双湖东路与南京路交汇处的大泊沟河里钓鱼,然后再拿到市集上卖。拿起鱼竿甩向河里,这时,他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人一下子栽倒在了河里。因为年纪较大,加之桥下边的河水比较深,夏大爷在河中拼命挣扎,并呼喊救命。当时颜清骑着电瓶车,准备赶往芦沟镇的亲戚家走亲戚。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了有人呼救,循声望去,她发现在路旁的河中,有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呼救。没有多想,颜清将电动车放在路旁,跳入河中。她尽全力向老人游去,抓住落水者的衣领,将他带回了岸边。救人过程仅持续了几分钟。因为施救及时,老人并无大碍,这位老人就是夏金江。他拉着“救命恩人”的手,希望知道颜清的名字。颜清看见老人平安无事,就对老人表示,下水施救只是举手之劳,是每个人都应做的事情,之后便骑车离开了。而这位“救命恩人”的身影,却留在了夏金江的脑海里。

不图回报,谢绝感谢。

之后几天,夏金江四处打听这个年轻的女孩,经过目击者与知情群众的介绍,夏金江得知这位“救命恩人”原来只有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她的父亲就在镇上经营药店。得知这一消息后,夏金江凑足了10000元钱,前往颜清家所经营的药店表达感谢。夏金江一眼便认出了正在药店中帮忙的颜清。他赶忙上前,颜清也关心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夏金江的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他一个人在镇上居住,靠卖鱼为生。这次拿出的10000元钱,对家境并不宽裕的夏金江来说是一笔巨款。面对这笔感谢款,颜清和父亲颜小明当即婉言谢绝,并表示救人是举手之劳,不求回报。颜清一家还赠送给老人药品,并表示会隔三差五去看望这位空巢老人。

家风优良,传承美德。

颜清说,经营药店的父亲颜小明经常对他进行一些急救、自救知识的培训。在颜小明的指导下,颜清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救技巧。为了自救与强身健体,在父亲的鼓励下,颜清从初中开始就积极练习游泳、武术等运动。除了技能培训,颜小明还经常为颜清讲白求恩、南丁格尔等伟大医护人员的英雄故事,并鼓励她在生活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正是在这种言传身教的家庭氛围当中,颜清一家将助人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一家人相互传承的美德。

颜清在勇救落水老人后,先后被学校和当地公安表彰,盐城市及建湖县见义勇为基金会登门慰问奖励。。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妇女报微博、现代快报、北青网、宿迁电视台等媒体关注并跟踪报道。

敬业奉献

守候乡村讲台36年的优秀教师

10月江苏好人 王维超

王维超,男,1966年出生,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洋河镇仓集初级中学教师。

三尺讲台 逐梦一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王维超老师就把乡村“三尺讲台”当作演绎人生的“精彩舞台”。1984年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王维超,恰逢泗阳教育局第一次招聘县聘教师,从此走上乡村教育“三尺讲台”。

在王维超36年的教师生涯中,前14年都是县招聘老师身份,没编制,每月工资不足百元,微薄的工资和妻子种地收入加起来才够勉强维持家庭开销。因区划调整,王维超在1992年调入仓集中学任教,离家更远了,寒来暑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伴着王维超风里来雨里去骑了十年,来回50里路,王维超每次都要骑2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才能赶到学校。

通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1996年王维超迎来了党的政策,从代课教师变成在编教师。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2003年4月,在江苏省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比中获省二等奖;2004年12月,指导的初三学生夏雪芹同学获省数学竞赛二等奖;2009年其撰写的论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获中国教育编辑部一等奖。他个人也先后获得仓集镇优秀党员、先进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及宿城区“百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领航灯塔 乘风破浪

“为人师表者,当以身立教”。36年来王维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用无私的奉献和骄人的成绩去践行捍卫着作为一名老师的承诺。2008年12月一天晚上十点多,晚自习下课后,王维超把负责的初三学生送回宿舍,刚洗漱完毕准备休息,一名学生急急忙忙地跑来找他:“王老师,胡丹丹脚流血了,快去看看!”王维超立马穿上外套跑到学生宿舍,看到胡丹丹脚还在流血,做了简单包扎处理后,王维超背着胡丹丹向两三公里外医院跑去。经过值班医生消毒、缝针、包扎、输液,处理好伤口已经凌晨4点多。家长接到通知赶到医院,看着孩子的脚已经处理妥当,拿出现金表示要感谢王维超。王维超说:“你的孩子在学校就是我的孩子,照顾好他是我的责任,孩子好好读书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这钱留着花在孩子身上。”胡丹丹的确也没有让王维超失望,在当年的中考中以优异成绩考进四星级高中,后又以高分考进徐州医学院麻醉专业学习,如今已是一所医院的技术骨干。

2000年王维超班级的李军阳,因为是单亲家庭,家庭条件困难,计划寒假后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王维超得知后,骑着自行车一趟一趟到李军阳家中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因连续多日下雨,乡间道路更加泥泞,一次家访途中,在转弯路口王维超自行车打滑失控,连人带车栽到了路边的水塘里。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王老师出现在家门口,李军阳和家人都被他的执着感动,最终放弃了外出打工念头,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谈起自己2008届毕业学生李白,王维超满是伤感,眼角泛起了泪花。2008年底,王维超从别的学生口中得知,刚上高一一个多月的李白,被确诊脑瘤,手术后病情恶化,情况不容乐观。王维超听后非常惋惜和难过,当天带着钱和一些慰问品,来到李白家中,看望生命弥留之际的学生。李白妈妈说:“王老师您是唯一一个以前教过孩子还能来看看他的老师,您有这颗心就够了。”无论如何也不要王维超带过来的现金。十几年过去了,王维超从未跟别人说起过探望李白的事情。

甘当人梯 甘为路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曾经风华正茂的王维超而今已两鬓霜花,但他对教育的执着丝毫不减,俯身甘做孺子牛,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经营着乡村教育的希望。他是教学一线的一位老兵。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孜孜不倦。36年来,王维超从未有过因个人私事影响、耽误学生一节课。王维超老父亲生病住院恰逢初三学生临近毕业,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夜里安排好学生就寝后,王维超才能匆匆忙忙赶到病房看一眼,老父亲弥留之际打电话通知,等王维超老师安排好学校工作赶到后,老父亲已溘然长逝,这成了王维超老师永远的心痛和遗憾。年过半百却心气不老,终日劳累却热情不减。从教三十六年来,他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2003年王维超的爱人因为长期劳累患上了眩晕症需要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学校工作,王老师将家属带到学校医务室接受治疗,一边是家属需要护理照顾,一边是繁重的教学任务,那一段时间王维超尤为忙碌。天道酬勤,就在那一年,王维超老师所带的班级高中达线率跨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2012年9月,王维超突发严重腰椎盘突出,卧床不起,医生嘱咐至少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可躺在床上休息的他,心心念念记挂最多的还是他的学生们。病情刚有点起色,能下床挪步了,他执意回到教室。当时伤口还没恢复好,腰都直不起来,但看到孩子们眼里投来关切的目光时,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王维超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也是他的座右铭,更像是他36年乡村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发展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所在、希望所在,王维超用执着和坚守,彰显了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让贫瘠的乡村土地开出希望之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