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播出后,很多人都喜欢王大娘子,觉得她真性情。王大娘子的三个孩子,如兰和她最像,观众同样觉得她也是真性情。读完原著,我才发现和王若弗相比,如兰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兰。01
相比电视剧,原著中的如兰一直在成长和变化。一开始,她确实不够讨喜。她命令明兰给她剥橘子,就像命令一个丫鬟一样。被大姐华兰训斥,她觉得自己是嫡女,明兰不过是个小庶女罢了,还是小娘养的。一个孩子,哪里懂这些。想想都是她的母亲王大娘子所教。听得多了,自然会受影响。
这时候的如兰并不是真性情,她活得畅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多半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和母亲的庇护。相比之下,品兰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这样的性子,豪爽大方。更关键的是善良。可是,如兰偏偏多了尖酸刻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如兰在改变。
古代的女子,嫁人是她们的人生大事。王大娘子想让如兰嫁到自己娘家王家,但是当她发现能攀上齐国公府时,她立马放弃了王家。结果没有高攀,王家也被自己的亲姐姐康家截胡。这件事,王大娘子办得自私又糊涂。加上又出了墨兰的事情,王大娘子担心如兰想不开。
她的担心多余了。如兰压根没有想不开。她从未想过高攀,这源于姐姐华兰嫁入袁家,日子过得兢兢战战。她才不要过那种表面光鲜亮丽的生活。所以,国公府,她从未想过。
至于王家表兄,她更没有看上。她看到了王家表兄的懦弱,舅母只手遮天。她知道舅舅疼自己,但内宅的事,几乎都是舅母说了算,根本没有多大的帮助。而她性格,不会是舅母喜欢的媳妇。
王大娘子给她选择的婚事,她早分析了其中利弊。对她而言,都是弊大于利。说实话,从王大娘子对如兰的婚事选择上,她一点都不负责。不是在拿她攀比,就是拿她送人情。国公府是攀比,王家是人情。从来没有为她真正考虑过。这时候,她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的孩子,她早为自己打算了。
看透了其中的曲折,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失去了才会不悲不喜,自然活得通透,称得上真性情。02
很多人都觉得如兰嫁给了爱情。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不以为然。对于她和文炎敬的感情,电视剧中的片段不多。那时候,真觉得如兰好傻。但看了原著,我才知道,这段感情,她一直都在替自己谋划。
文炎敬是她的选择,但她对文炎敬始终有要求:她会孝敬婆婆,善待弟妹,但文炎敬必须和她一条心。她不是真傻。她见了孙秀才的母亲怎么对淑兰,她也听文炎敬说过自己的婆婆和家庭,她也害怕。她不想自己低嫁还受委屈,好让别人看笑话。这时候,她有了心机。明兰曾为她的心机而难过。而我觉得过日子,再真性情,也得有谋划。王大娘子就是不懂谋划和经营,毁了自己的婚姻。
婚后,婆婆确实给如兰找了很多麻烦。文炎敬的做法虽不能堪称表率,至少拎得清。就连墨兰得知文炎敬带她去泉州时,都是羡慕的。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婆婆的找茬,自然惬意。
说实话,如兰比王氏懂得经营自己的婚姻。当她有了身孕,她的婆婆让从小伺候文炎敬的丫鬟当妾室,如兰知道了。她明白哪怕是丫鬟,有了情分,自然不一样。又是婆婆看上的人,自己不好拿捏。她跑到雨中大哭,哭诉的是自己对文炎敬的感情,哭诉的是她害怕失去。这一哭,文炎敬亲自给那个丫鬟找了人家,嫁了出去。
从小,她看着盛紘宠爱林小娘。她不喜林小娘,却也从她的身上学会示弱。有人并不欣赏女子示弱。但示弱的女子聪明,会自保。婚姻里,没必要端着,苦的是自己。何况,那是男权社会,委屈的自己。女人的要强,不要强在表面上,要强在骨子里。
在婚姻里,她比王氏聪明,她懂经营。王氏在婚姻中吃过亏,吃过的苦,她都不会再来一遍。03
她曾想通过父兄给文炎敬谋更好的差事,但双方都不愿意。她把苦恼告诉明兰,明兰给她分析其中利弊。她也知道了其中缘由,对明兰很感激。这一点,她比王大娘子拎得清。她确实没有那么会谋划,但她也不会横冲直撞只会闹。
王大娘子身边不是没人劝,但劝了也是白劝。而如兰不一样,她听得进去劝。她不是真傻,她知道谁对她好,谁利用她,她会明辨是非。她更知道,找谁诉苦,找谁出主意。
家中姐妹个个高嫁,说不羡慕是假的,哪个女孩没有虚荣心。但不嫉妒,却是真的。因为,路是她自己选的。她一定要把日子过好,不让别人笑话。
有人觉得王大娘子的一生过得痛快,我不以为然。明明有幸福的家庭,只知争强好胜,不懂退让,结果半路杀出林小娘。天天吵,天天闹,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明明儿子娶到了好媳妇,女儿也都嫁得不错,可以抱孙子享儿孙了,却被自己亲姐姐利用。一生从未害人,利用之下毒害婆母。真正的真性情不是不计后果只想要当下痛快,而是不迷失方向。
品兰也是真性情,但她的真性情有那么几分幸运。嫁给了情投意合、青梅竹马的泰生。婆婆是自己的姑姑,性格和自己如出一辙。这样的幸运,不是人人都有。而如兰,靠着自己,走出另一条路。
没有谁的日子过得一帆风顺,再好的日子也会有一地鸡毛。所谓真性情,不过始终能坚守自我。
今日讨论:你觉得如兰是什么样的人?
吉吉:陪你一起追剧,分享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