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流行性感冒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为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并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其中新增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并提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
五类人群易患重症流感须重视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方案提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这五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儿童流感发热程度常高于成人
国家卫健委称,此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
流感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至40摄氏度,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方案称,其中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另外,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与流感不易区别
此版方案将流感与普通感冒、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对比。例如,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病原学证据;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肺炎相鉴别。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还新增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提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重型、危重型表现为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与重症、危重症流感临床表现类似,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鉴别。”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方案还规范了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完善了轻症流感中医辨证治疗。其中明确了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同时还提醒公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另外,要合理选用退热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方案称,我国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种,并详细给出了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的适用人群、使用剂量及疗程等。
在中医辩证治疗方面,方案为轻症患者推荐了几种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鼓翘清热颗粒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儿童则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或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