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福建莆田:传承非遗技艺

2020-11-04新闻7

10月31日,由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办,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宣传部承办的“第五届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天后殿广场举行,选手主要是妈祖中学、以及岛上一小、二小的学生,梳头表演展示时间为1个小时10分钟,选手们都全神贯注,表现得非常认真,并进行了系列的文艺表演。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民俗传统的尊崇。据主办方介绍,举行”湄洲妈祖发髻”技艺表演,旨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此项技艺,在充分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魅力的同时,培养更年轻的 “湄洲女发髻”技艺传承人,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

在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级的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洲女发髻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和传承传统湄洲女发髻技艺对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妈祖精神的弘扬,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兰心慧质,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比如驱除怪风、收伏晏公、恳请治病、解除水患等,记载都是关于她搭救黎民百姓的传说。她逝世之后,老百姓按照自己美好的愿望将她塑造成了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依然相信妈祖还在时时刻刻帮助他们,流传着许多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比如神助修堤、托梦除奸、保护使节、圣泉救疫等。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这就是对福建的三大渔女之一——湄洲女最典型装扮的生动描述,其中的“帆船头”,也叫做“妈祖髻”,相传为妈祖亲自设计,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妈祖“帆髻示志”的传说,在她18岁那年,父母要为她张罗婚事,但妈祖矢志要拯救渔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三天三夜,盘好了“妈祖髻”,并告诉父母: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她已心许大海,此生只想奉侍双亲,救护渔民,已愿足矣。后人崇敬她,效仿她的大爱,以此发型来纪念妈祖,也表示她们对海神的虔诚敬意。由此也可以看出“妈祖髻”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妈祖髻”有着典型的海洋生活特征,每个细节都对应一艘船的不同部分,就是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笈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寓意一帆风顺,平安归来,一看就是海洋文化的结晶,可见小小的一个“妈祖髻”承载了湄州女子的万千情感。

湄洲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推动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除了开展一年一度的湄洲妈祖发髻技艺表演外,及时做好省、市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建立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评选制度,健全区级非遗保护体系。同时,尊重传统,提升湄洲女服饰的仪式感,在湄洲岛,逢年过节,民间都会自发地穿上妈祖服,梳起妈祖头以示对传统的尊重,政府部门也会在大型活动期间要求相关礼仪人员穿上妈祖服,梳起妈祖头,以示隆重。这对年轻人来说,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这些年的保护和传承,湄洲女服饰和发髻已经成为妈祖文化的重要象征,特别是随着妈祖巡游东南亚、台湾等地,身着湄洲女服饰和发髻的湄洲女也走向了世界,有力地推动了湄洲女发髻等妈祖文化元素走向世界。

作为妈祖信俗非遗技艺的一次活态展示,第五届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提高妈祖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陈志霞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