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迎159亿元大项目 携“限塑令”利好

2020-11-04新闻15

锚定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加速跑起来。3日下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和上市公司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新公司”)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意味着该公司总投资159亿元的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这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首个签订投资协议的重大项目。目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已于9月正式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今年12月将推动首批产业项目开工。

宇新项目投产后总产值将达322亿元

扼守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优势,近年来,惠州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更高更宽视野谋划并大力推动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由此横空出世,与大亚湾石化基地形成“隔墙供应”,拓展石化产业发展空间,做精做深产业链,形成关联度强、上下游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

据介绍,此次签约的宇新公司在过去10年中,依托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壳牌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LPG(液化石油气)原料,其位于大亚湾区的项目高速发展,成长为华南地区规模大、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善的碳四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结构,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

宇新公司于今年6月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正在大亚湾石化区建设顺酐装置和丙酮加氢装置,2021年项目投产后将实现产值超50亿元。

此次,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投资总额达159亿元,占地1800亩,主要生产碳三及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据介绍,项目将分期进行液化气深加工产业建设,主要包括丙烷脱氢、可降解塑料、聚丙烯、顺酐等先进化工新材料装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实现总产值322亿元,利税超过81亿元。

业界专家认为,该项目落地推动了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上下游产业关联,将提升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综合竞争力。

超级产业园建设加速跑,力争三年打基础、五年初见成效

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要有一流产业园。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位于惠东县白花镇,是我市集全市力量打造的一项精品工程,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与大亚湾石化区的直线距离仅10公里。

从区位来看,该产业园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东侧,毗邻大亚湾石化区,距离惠州市区40公里、广州150公里、深圳40公里。从交通来看,该产业园与惠州1号公路、广惠高速、沈海高速、惠大高速、深惠沿海高速相接,附近有惠州机场、高铁站、惠大铁路、惠州港等。

从园区建设标准来看,根据《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公示稿),产业园锚定“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按公用工程一体化高标准建设。从产业发展规划来看,产业园将充分利用大亚湾石化区原料,高端化延伸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主要发展先进合成材料、高端化学品和前沿新材料等六大产业板块。

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隔墙供应,公用工程一体化,产业定位清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被外界视为超级产业园,备受新材料领域企业关注。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汪习清透露,截至目前,指挥部储备项目28宗,并根据环保、安全、投资强度、经济效益、产业关联度、企业落地急切性、配套需求等各方面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一批项目作为签约重点考察项目。以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为例,指挥部与宇新公司围绕项目选址、建设计划、土地供给等事宜进行多次磋商对接,在今年8月2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短短2个月内就达成系列共识并签订投资协议。

“自2019年7月挂牌以来,指挥部就以只争朝夕的决心全面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汪习清称,目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已完成园区选址、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环评和园区安全风险评估,9月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12月推动首批产业项目开工,努力实现园区“三年打好基础、五年初见成效、十年成熟运营”的目标。

对话企业

助力惠州新材料产业享“限塑令”利好

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的发展有什么计划?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有何特点?企业对惠州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有何建议?惠州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助理湛明。

记者:公司为何选择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新项目?

湛明:宇新是一家深耕惠州的轻烃深加工企业,一直受到市、区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照顾,对惠州有很深的感情。而且,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巨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市场,惠州作为大湾区的核心成员,离市场非常近,很适合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宇新计划进口国际轻烃资源,生产一系列碳三、碳四下游新材料产品,后来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接触,发现我们的规划和产业园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作为一个新的园区,能够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我们把握这个机会,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二次创业,将实现公司规模、效益成倍上涨。

记者:新项目的先导项目是PBAT项目,生产可降解塑料母粒,而今年国家发布实施了新“限塑令”,您认为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需求将产生多大量级变化,对企业来说有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湛明:这个新项目包括先行项目和主体项目(主体项目分为一期、二期和远期项目),建设包括PBAT、PDH、聚丙烯、顺酐、1,4-丁二醇等装置。其中先行项目为6万吨/年PBAT项目,投资额约为5亿元,力争在年底动工建设。之所以把它作为先行项目,就是看好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限塑令”的利好。

这一政策一出台,各地方政府都积极响应,包括惠州近日也发布了惠州的“限塑令”,将率先在四个区禁止和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批塑料制品。由此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决心很大,政策方面的保障比较到位,这就为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带来大量的需求。我们预测,在3~5年内,我国将形成200万吨左右的市场需求,而在10年时间内,将形成超过500万吨左右的需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是一个近200亿元的市场,而在全国则是个千亿级的市场,这对于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带来了丰富的产业机遇。但同时也有较大的挑战,因为可降解塑料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购物袋、垃圾袋、包装袋、吸管、餐具和农用地膜等等,而每个领域对于可降解塑料的性能要求都不一样,对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降解速度等都不一样。因此,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还要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出好用不贵的产品。

记者:听起来这将是一个科技创新集中的产业,宇新在这方面将有什么举措?

湛明:宇新创始人胡先念董事长以技术开始创业。因此,宇新重视创新、鼓励创新也勇于创新。随着宇新进入可降解材料产业,我们将同步配套建设相应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宇新将抱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希望和上游原料供应商、下游的塑料改性企业、塑料制品企业开展合作,助力发展惠州的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形成惠州的可降解塑料基地,打造惠州可降解塑料产业联盟。

来源: 惠州日报

采写: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徐东亮 曾文炎

#污染治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