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时节,除了燥就是干,口干咽干皮肤干,此时最是需要补充水分,多喝点水。
说到喝水,那可是“包治百病”的三字真理。无论是感冒鼻塞还是头晕胃痛,多喝水准没错,也因此很多人觉得水喝得越多越好。
但是,悟太医要给大家划重点了:水喝太多也有危险!
01女子一下喝3200毫升水致中毒
抢救4小时后才脱险
前段时间,广东深圳的林女士在做B超时,由于需要憋尿,就空腹一次性喝下3200毫升水(相当于5.8支普通的矿泉水)。
做完B超回家后,林女士中午吃饭时开始恶心呕吐、手脚抽搐。
家人以为她是低血糖,喂她喝了杯糖水,但林女士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意识也变得模糊,于是家人赶紧送她到医院检查。
结果发现,林女士低钾、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颅脑CT显示脑组织轻度水肿,是水中毒的典型指征。
经过4小时的积极抢救,林女士才转危为安,8小时后神志恢复清醒。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都听过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金属中毒......万万没想到,喝水也能“中毒”。
那么,“水中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上,水中毒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喝太多水引起的。
因为过量喝水,摄入的水分超过尿液形成和排出速度,就会导致水分潴留在体内,打破水电解质平衡,进而造成血液渗透压下降,循环血量增多,引起水中毒。
轻则出现头痛、嗜睡、定向力失常等表现,重则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切记不要一次性喝大量水。建议少量多次喝,每次200毫升左右,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毫升~1700毫升之间,根据情况增减即可。
小贴士
3类人要少喝水——
① 未满6个月的宝宝
未满6个月的宝宝肾脏功能未完全发育,喝水太多可能发生水中毒。
②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老年人也要避免一下子喝太多,以免加重心、肾负担。
③ 严重病毒感冒者
比如,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等病毒性感染较严重的感冒患者,不适合多喝水。
02喝水时,千万别犯4个错
除了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喝水也要注意下面几点:
1、别渴了才喝水
一些人不爱喝水,往往等到口渴了才喝。
殊不知,当人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1%~2%的水分。
此时,肾脏有可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尿液中的杂质浓度升高,毒素在体内堆积,不利于肾脏健康。
有研究显示,尿路感染、肾结石、甚至是泌尿系统癌症等都与长时间缺水有关。
2、别大口灌水
部分人喝水,虽然没有大量喝,但喜欢大口大口猛灌,几下喝完一杯水,堪称“豪饮”。
但是,这种喝水方式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可能一并吞下大量空气,引起打嗝、腹胀、腹痛等肠胃不适。
此外,还可能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的负荷,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别喝过热的水
天一冷,趁“热”喝水的人同样多了。
不过要注意,千万别喝太烫的水,特伤食管,更甚者有致癌风险。
因为人的食管黏膜极为娇嫩而脆弱,一旦超过65℃,便会烫伤它;若是反复烫伤,容易造成“异变性”细胞越来越多,最终引起食道癌。
建议喝水前,先用嘴唇抿一抿,感觉不烫口再喝。
4、别把饮料当水喝
经常喝可乐、咖啡等饮料,却不怎么喝水,是很不健康的做法!
一是饮料中的糖分、磷酸盐等物质,容易使人体的钙离子流失,并让尿液中钙的浓度增加,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尿结石或尿路结石。
二是饮料中的色素、香料、防腐剂等,会加重肾小球过滤的负担,损害肾功能。
所以,不要随便把饮料当水喝,特别是年轻人。
03还有3个喝水小问题,一次说清
1、不刷牙就喝水,等于喝细菌?
没那么夸张。
口腔中,细菌聚集的“重灾区”是牙垢,即牙菌斑。
它大多情况下只能靠物理作用(刷牙和摩擦)来清除,而喝水带来的摩擦力是很小的,无需担心大量细菌被喝下肚。
就算一部分细菌随水喝下,最终也会被胃酸杀灭,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
2、晨起一杯淡盐水能排毒?
不可取!
晨起时,人体血液处于收缩状态,较为黏稠,如过摄入盐水,容易升高血液浓度,引起身体不适。
尤其是患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的人,更不建议喝盐水。晨起喝温开水是最好的。
3、要按照“喝水时间表”喝水吗?
事实上,喝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但有几个时间要注意一下:晨起喝杯水,帮助稀释血液黏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睡前喝少量水,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升高;剧烈运动或大量出汗后,不要急着喝水,可先用水润润嗓子,过30分钟再适量喝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