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开窗可见绿,近邻胜远亲,来看松江这个居民区的幸福生活

2020-11-03新闻20

开窗可见绿,出门可踏青。一走进上泰绅苑居民区,满园的绿色就映入眼帘。漫步在小道上,居民们都感到空气清新、心情愉悦。望着道路两旁如茵的绿草和摇曳的绿树,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曾经植被稀疏、泥土裸露,社区环境饱受居民诟病。

“前几年小区的环境确实不是很好。有些绿植枯萎了,造成黄土裸露现象,有些人家的装修垃圾长时间不清理,还有人把绿化破坏掉开辟成私人菜园。”上泰绅苑居民孙巧珍说。

为了改善小区的绿化环境,自2017年起,上泰绅苑经“三位一体”协商规划了绿植补种相关事宜。通过种植四季常青、不易枯死的麦冬遮盖裸露的黄土,增加绿色,防止路边扬尘。

图片说明:几年前绿化带黄土裸露

图片说明:如今绿树成荫的小区

第一年780平方米、第二年1000平方米、第三年3000平方米……随着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多,小区内的绿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今年已经是种植麦冬的第四年,居民区里的麦冬面积达到了近6000平方米。”上泰绅苑业委会主任施顺弟说。

叶片浓绿稠密,一丛丛茂盛的麦冬铺开了绿色的小道,不仅为小区带来了盎然生机,也给居民们留下了一份好心情。

近邻胜远亲,文娱活动有声有色

2018年,寓意着“知行合一”的上泰绅苑社区文艺团体——知行社成立了,作为发起人的宁文玲希望以此为平台,通过文娱将居民们团结起来。

如今,一走进社区活动室,优美悦耳的歌声和乐声便传到了耳畔。身着红色舞蹈服的知行社成员们,在开阔的舞蹈房里练习着基本功。据介绍,知行社统一为各类社团安排了合理的场地使用时间,根据社团特点,协调社团之间的场地冲突。

图片说明:知行社成员练习舞蹈

目前,知行社管理着“老漂驿站”、老年协会、合唱团、舞蹈队等多个社区社团,由居民区的文体负责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成员总数达185人。根据社团需求,知行社还帮助成员寻找有才艺的居民担任指导老师,让社团活动得以有声有色地开展。

心安即故乡,“老漂驿站”传递温情

与普通社团不同,“老漂驿站”是知行社中一个有些特殊的组织,里面的成员是一群“老漂族”。

2015年,上泰绅苑居民、老漂驿站骨干成员戴秀敏为了替在上海工作的女儿照顾孙辈,与老伴一起搬到了上泰绅苑居民区。然而,因为语言不通、不适应新环境,“等孙辈长大一些就搬回家乡”的念头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

回忆起过去,戴秀敏红了眼眶:“那个时候刚来,小区里的很多人都只说本地话,我也听不懂,很难融入,就一直想着回老家。”

和戴秀敏一样,小区里还有不少老人都是为了照顾子女而来到这里,他们因为缺少朋友、生活不习惯而常常没有归属感。2017年,戴秀敏接到了宁文玲打来的一个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成为“老漂驿站”的成员,于是她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加入了这个社团。

让戴秀敏没想到的是,由于社团里的成员都是“老漂族”,成员之间更加能互相理解,很多心里话也变得不那么难以说出口。除此之外,“老漂驿站”还经常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不仅有“老松江”来为成员们授课,教大家本地方言,每逢节日还有联欢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们分享家乡的习俗,带来家乡的传统表演。

知行社成员孙巧珍说:“我们本地居民平时也经常羡慕他们有那么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觉得他们已经真正地融入了社区。”

便民设施完善,社区生活真舒心

在社区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居民们还感觉到周边的环境也发生了大变化。上泰申苑居民区位于方松街道的西部,过去,许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并不到位,不仅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化菜场,就医也不方便。

2018年,方松西部邻里中心在上泰申苑居民区附近正式运营,居民的日常生活便利程度大幅提升。邻里中心一层引入清美生鲜超市,打造升级版生鲜菜市场,解决西部居民买菜难问题;二至四层分别开设了社区食堂、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外来人口服务中心;五层设置了综合社区卫生服务站。

“这里真的很方便,解决了我们各种问题,我一个礼拜至少会来两次。”上泰绅苑居民费秀娥说。

图片说明:方松西部邻里中心(秦天/摄)

看着社区内的环境越来越美,居民们之间越来越和谐,社区周围的便民设施越来越齐全,戴秀敏说:“现在松江就是我的家,上海就是我的家,我和老伴感觉到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